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
2020-2021学年度统计与信息学院的中心工作是提高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质量,强化统计学一级学科学位点和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位点建设。同时,学院已有的数量经济学、统计学(经济学)、统计学(理学)、商务信息管理和应用统计专硕等五个学位点的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在2020-2021学年度,统计与信息学院在研究生教育的各个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导师队伍不断优化,导师科研成果优异。2020年和2021年分别聚焦“新冠疫情下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的贸易数字化发展”主题,学院组织开展了“访万企,读中国”外贸企业市场调查专项调研活动,大量研究生参与活动。2020年11月,学院与图书馆联合推出“统信大讲堂”学术品牌活动,近千余人次研究生参加,反响良好。2021年5月至6月,学院推出《统计与信息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培育项目“创新英才计划”实施细则》和《统计与信息学院学生参加科研创新活动的资助管理办法(试行)》,旨在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成效显著。
学位授权学科与专业情况
(一)学位点分布及结构
2020-2021学年度,统计与信息学院有“统计学(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位点,有“数量经济学”“统计学(经济学)”和“商务信息管理”三个二级学科学位点,同时承担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下的“国际商务统计”方向的建设工作(学院已于2019年停止本方向招生)。“数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经济学)”归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授经济学硕士学位。“应用经济学”学科为上海市高原学科(A类)。“商务信息管理”归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为目录外自设二级学科,授管理学硕士学位。“工商管理”学科为上海市高原学科(B类)。
统计学(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拥有坚实的统计学、数学、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和相关计算机技术,在贸易、金融与商务等领域,熟练地运用现代统计、计量分析和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等方法解决经济系统中相关问题的复合型与开放型专业人才。
应用统计专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统计学基本思想、理论与方法,系统掌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计量分析功力,能够熟练应用统计软件,承担应用统计专业技术或数据分析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在国家机关、经贸金融类企事业单位、咨询企业及社会组织从事统计调查、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统计专门人才。
数量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以满足国家战略发展出发,坚持数学为本、数据为用的方针,培养高水平的适用经济学人才,以期提升一级学科乃至全校的学术水平。数量经济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基础,精通数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和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分析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
统计学(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与统计理论基础,精通现代定量分析方法与技术,具有使用现代统计学方法和工具独立完成贸易、金融、商务领域数据分析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毕业生既能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工作,又能从事创新性科学研究工作。
商务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按照国家关于研究生培养的总体要求,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理论、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等知识,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较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能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商务管理活动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重点建设的学科情况
1.统计学学科基本情况
2007年建立统计学本科专业,2012年建立应用经济学下的数量经济学硕士点,2015年建立统计学硕士点,2017年获批统计学一级学科和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点,2019年应用统计学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任教师45名,硕士生导师占比98%,博士生导师3名,博士学位教师占比96%。其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教育部统计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2名,上海市高层次人才获得者7人次。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4项,其中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在JRSSB、《中国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近200篇。
2.学科方向与优势特色
统计学一级学科主要分为四个学科方向:
(1)数理统计方向:聚焦高维数据分析、半参数模型。在非参数与半参数统计建模、高维纵向数据分析、复杂数据的最优个性化处理等方面具有优势。在JRSSB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承担国家级项目8项。
(2)社会经济统计方向:聚焦贸易统计、空间统计和环境经济核算。在中东欧贸易结构统计分析、多时空尺度下经济模型、绿色经济测度等方面具有优势。与海关总署共建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上海),在服务国家贸易强国战略方面具有特色。在《统计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承担国家级项目5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项。
(3)金融统计、风险管理与精算学方向:聚焦保险精算、金融风险管理和资产定价。在健康保险、资产配置、金融产品动态定价方面具有优势。依托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在大数据背景下健康保险的精算统计模型与风险监管研究方面形成特色。在IME、JBES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承担国家级项目4项。
(4)数据科学与统计计算方向:聚焦机器学习和文本挖掘。在蒙特卡洛技术、非参数统计计算、知识图谱构建方面具有优势。在JMA、《计算统计》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承担国家级项目7项。
3.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德才兼备,掌握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在贸易、金融与商务等领域熟练运用统计、计量分析、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4.生源情况
近五年本学科本硕一志愿录取率稳步上升,2020年本科一志愿录取率100%,硕士一志愿录取率50%。2021年硕士一志愿录取率44%。
5.国内外影响
2018-2020年,学科软科排名分别位列全国第39、38和35名,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前30%。
6.社会服务贡献
统计学科发挥专业特长,以服务国家贸易强国战略为己任,创新社会服务模式,搭建知识服务平台,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
统计学科的科学研究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刘永辉教授团队紧密围绕“贸易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等战略需要,大力推进“贸易指数研制”“海关总数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建设”等。贸易指数研究团队出版指数报告2本,研制系列指数8种,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第二届进博会主宾国进口贸易指数”,相关研究得到政商学界的一致好评,为国家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面向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汪荣明教授依托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以中国保险业海量数据为支撑,运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大数据技术和思想,对传统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进行改进和创新,推动养老革命和医疗服务保障体系的创新。
统计学科发挥统计、信息与贸易的交叉学科优势,服务政府决策。在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的指导下,必赢626net入口首页与环球慧思(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必赢626net入口首页环球慧思贸易数字化研究院”,成为全国首家贸易数字化智库。研究院以申请承担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委托的《我国对外贸易数字化发展评价体系及发展指数研究》项目为契机,推动中国贸易数字化,服务国家外贸事业。
统计学科发挥统计调查优势,服务政府和全国外贸企业。与商务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合作,创设了“访万企,读中国”大型社会调查项目,每年组织师生到全国各地,深入外贸企业一线,开展接力式追踪调查,形成了一条融国情教育、科研训练、创新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路径,为外贸企业转型发展做出贡献。
统计学科打造商务统计特色,立足上海,辐射全国,组织了多个学术会议平台。连续举办了五届“贸易与金融统计上海论坛”,承办了“中国首届贸易数字化创新大会”、“商务大数据分析和统计学”全国研究生学术论坛、第27届矩阵与统计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重要国际国内会议,为全国商务统计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学科评估水平
2020年,统计学学科参与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这是学校统计学学科第一次参与学科评估,目前结果尚未公布。
(四)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及学位授予人数
学院目前有学士学位授权专业4个,分别是“应用统计学”“经济统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018年获批),分别授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理学学位。同时,学院积极申报“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本学年度“应用统计学”“经济统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专业学位授予(含往届延迟毕业生、含21年补授予学位)总人数为103人。学院在本学年度未授予第二学位。
三、研究生招生及规模情况
(一)2020级研究生招生及生源情况
数量经济学计划招生10人,复试分数:354;录取研究生10人,一志愿考生10人、调剂生0人,最后报到10人。
统计学(经济学)计划招生10人;复试分数:343(一志愿:355,调剂:372),录取研究生10人,其中一志愿考生4人,调剂生6人,最后报到10人。
统计学(理学)计划招生:25人,复试分数:288(一志愿:293,调剂:350),录取研究生22人,其中一志愿考生12人,调剂生10人,最后报到22人。
商务信息管理计划招生:5人,复试分数:343(一志愿:388,调剂:354);录取研究生5人,其中一志愿考生1人,调剂生4人,最后报到5人。
应用统计专硕计划招生:120人,复试分数:343(一志愿:343,调剂:375),录取研究生121人,其中一志愿考生47人,调剂生74人,推免生:1人,最后报到118人。
2020级学术型研究生新生中应届生26人,往届生21人。男生20人,女生27人。从来源学校看,来自985高校的学生1人,211高校5人,普通本科院校41人。从学生来源地看,来自于上海高校的学生6人,来自外省市高校的学生41人,来自江苏、安徽、湖南、江西等省市,分布比较分散。从学生的学缘结构上看,本科是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学生18人,统计学相关专业的12人,数学相关专业的6人,信息相关专业的8人,来自于其他学科方向的学生9人等。
表12020级学院各学位点招生情况汇总
专业 | 计划招生数 | 复试分数线 | 录取数 | 一志愿数 | 调剂数 | 最终报道数 |
数量经济学 | 10 | 354 | 10 | 10 | 0 | 10 |
统计学(经济学) | 10 | 343 | 10 | 4 | 6 | 10 |
统计学(理学) | 25 | 288 | 22 | 12 | 10 | 22 |
商务信息管理 | 5 | 343 | 5 | 1 | 4 | 5 |
应用统计 | 120 | 343 | 121 | 47 | 74 | 118 |
总计 | 170 | 168 | 74 | 94 | 165 |
(二)研究生规模及结构
2020-2021学年度,统计与信息学院在校研究生共计289人,包括学术型研究生111人,专业型研究生178人。学术型研究生中,数量经济学专业研究生31人,统计学(经济学)专业研究生26人,商务信息管理专业研究生22人,统计学(理学)专业研究生32人;专业型研究生中,国际商务(国际商务统计方向)专业研究生23人,应用统计专业研究生155人。具体情况见表2。
以上含休学1人、退学1人,均为2020级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本学年度,学院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为1:1.99。
表22020-2021学年度学院研究生规模及结构
年级 | 统计学 (经济学) | 数量经济学 | 商务信息 管理 | 统计学 (理) | 应用 统计 | 国际商务 | 总计 |
2018 | 7 | 9 | 5 | 0 | 0 | 23 | 44 |
2019 | 9 | 12 | 12 | 10 | 39 | 0 | 82 |
2020 | 10 | 10 | 5 | 22 | 116 | 0 | 163 |
总计 | 26 | 31 | 22 | 32 | 155 | 23 | 289 |
四、研究生培养过程
(一)研究生教育教学资源与条件
2020-2021学年度,学院导师主持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35项(见表3),包括国家级项目20项、省部级项目15项,纵向项目总经费871万元;主持横向项目10项,总经费64万元。2021年度,研究生导师新获批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人才项目2项。
学院现有相关实习基地11个(见表4)。
表3本学年学院导师所承担的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
序号 | 主持人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立项年度 | 经费金额(万元) |
1 | 汪荣明 | 大数据背景下健康保险的精算统计模型与风险监管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重大项目 | 国家级 | 2017 | 60 |
2 | 吴开尧 | 全球价值链视域下产业关联网络测度与应用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一般项目 | 国家级 | 2020 | 20 |
3 | 刘永辉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的统计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一般项目 | 国家级 | 2019 | 20 |
4 | 李睿 | 非线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统计推断与应用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一般项目 | 国家级 | 2017 | 20 |
5 | 林红梅 | 海量复杂数据下半参数指标模型的统计推断及其应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面上项目 | 国家级 | 2021 | 50 |
6 | 赵倩 | 相依死亡率模型下的家庭最优消费—投资—保险/退休问题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面上项目 | 国家级 | 2019 | 49 |
7 | 范燕 | 面向大数据的半参数指标模型的统计理论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面上项目 | 国家级 | 2019 | 52 |
8 | 柯蓉 | 多时空尺度下区域经济边界效应测度模型、变化机理与影响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面上项目 | 国家级 | 2018 | 48 |
9 | 司继春 | 面板数据动态处理效应的识别、估计与应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青年项目 | 国家级 | 2021 | 24 |
10 | 李瑞囡 | 非线性随机微分方程的解及其不变概率测度的数值近似算法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青年项目 | 国家级 | 2021 | 24 |
11 | 闫辛 | 数据特征驱动下基于半监督学习的小微企业贷款信用风险预测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青年项目 | 国家级 | 2019 | 17 |
12 | 邵颖慧 | 基于多尺度多重分形交叉相关系数的网络构建及其应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青年项目 | 国家级 | 2018 | 18 |
13 | 董艳侠 | 超图的横贯和控制集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青年项目 | 国家级 | 2018 | 25 |
14 | 范彩云 | 复杂数据下对最优个性化处理方案的估计与统计推断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青年项目 | 国家级 | 2018 | 25 |
15 | 刘关福 | 有限混合模型及相关模型中的若干假设检验问题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青年项目 | 国家级 | 2018 | 25 |
16 | 王利娟 | 几类非线性发展方程大扰动解的整体适定性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青年项目 | 国家级 | 2018 | 22 |
17 | 刘欣 | 某些非线性可压缩流体方程组解的整体适定性及其吸引子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青年项目 | 国家级 | 2018 | 26 |
18 | 柳树 | 纵向数据动态模型的稳健统计推断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青年项目 | 国家级 | 2017 | 20 |
19 | 刘海 | Ramanujantheta函数等式、模型式与组合方法在分拆同余式中的应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青年项目 | 国家级 | 2017 | 19 |
20 | 林红梅 | 具有潜变量的含指标项半参数回归模型的估计问题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青年项目 | 国家级 | 2017 | 25 |
21 | 闫辛 | 大数据背景下基于数据挖掘的保险精准营销策略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 青年项目 | 省部级 | 2018 | 8 |
22 | 肖宇 | 面向创新扩散预测的人工社会构建关键方法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 青年项目 | 省部级 | 2018 | 8 |
23 | 齐佳音 | “智融兴教“基金“云计算驱动教育变革与创新(以智能科学与管理专业为例) |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产学研创新基金 | 省部级 | 2019 | 9 | |
24 | 胡光 | 智能化全球数字贸易平台与网络 | 上海市委组织部 | 省部级 | 2021 | 100 | |
25 | 李瑞囡 | 非线性随机微分方程的解及其不变概率测度的数值近似 | 上海市科委 | 扬帆计划 | 省部级 | 2021 | 20 |
26 | 赵海琼 | 基于深度学习的可积系统相关问题研究 | 上海市科委 | 面上项目 | 省部级 | 2020 | 20 |
27 | 范燕 | 大数据背景下半参数指标模型的统计推断 | 上海市科委 | 面上项目 | 省部级 | 2019 | 20 |
28 | 董艳侠 | 超图的横贯、控制集和独立集研究 | 上海市科委 | 面上项目 | 省部级 | 2018 | 20 |
29 | 赵海琼 | 非线性离散可积系统的有理解及其应用 | 上海市科委 | 面上项目 | 省部级 | 2017 | 20 |
30 | 林红梅 | 海量数据下半参数潜变量模型的统计推断方法与应用 | 上海市科委 | 面上项目 | 省部级 | 2020 | 20 |
31 | 李文 | 上海市制造业人才流动态势分析研究 | 上海市科委 | 主题项目 | 省部级 | 2018 | 8 |
32 | 张晓黎 | 信息技术企业与银行相依网络的风险传染研究 | 上海市哲社办 | 一般课题 | 省部级 | 2019 | 8 |
33 | 孟园 | 面向信息质量多维度评价的在线产品评论说服效应研究 | 上海市哲社办 | 一般课题 | 省部级 | 2020 | 8 |
34 | 刘华玲 | 互联网金融欺诈识别与风险防范 | 上海市哲社办 | 一般课题 | 省部级 | 2018 | 8 |
35 | 范彩云 | 大数据背景下的最优个性化处理方案的统计建模与应用 | 国家统计局 | 重点项目 | 省部级 | 2018 | 5 |
表42020-2021年度学院实习基地情况
序号
合作单位名称
成立时间
到期时间
1
环球慧思(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8-01-01
2023-01-01
2
达而观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2020-12-01
2025-12-01
3
上海昕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20-08-01
2025-08-01
4
深圳点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19-01-01
2024-01-01
5
上海博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17-03-01
2022-03-01
6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2016-12-01
2021-12-01
7
高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2016-12-01
2021-12-01
8
北京商智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1-12-01
2021-12-01
9
南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2016-12-01
2021-11-30
10
上海华钦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6-11-01
2021-11-01
11
上海易路软件有限公司
2016-03-01
2021-03-01
(二)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2020年度学校投入研究生业务费67950元,用于研究生日常学习与活动费用;投入研究生活动经费5000元,用于各类学生活动;投入研究生学术论坛费50000元,用于举办2020年“上海市商务大数据分析与统计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另外,2020年学校投入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5项,总经费130000元;投入专业学位硕士点建设配套经费514200元。
本学年研究生助教、助管岗位总金额502512元,覆盖人数138人,生均金额3641.39元,覆盖比例47.8%。2021年研究生获得学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培育项目资助共9项,总计54000元;获得学院科研创新项目“创新英才计划”资助研究生9人,总计54000元。
本学年,2018级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4人,学业奖学金78人次;2019研究生获得学业奖学金68人次。金额合计836000元。
本学年度,学院导师资助研究生金额总计63438元,资助范围包括助研津贴、会议差旅、论文发表、资料购买等。
研究生课程建设情况
学院紧紧围绕学校“经贸”办学特色,面向新商科统计人才需求,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平台、质量监督等方面改革创新。
1.打造新商科统计课程体系
服务国家战略,聚焦贸易统计,开设《国际贸易统计》《贸易增加值统计》等课程,填补国内相关课程空白;以保险精算类重大项目为基石,开设《金融统计》《精算模型》等课程,培养国家需求的金融类高端人才;重视学科交叉,开设《统计学习》《商务大数据案例分析》等新商科统计课程。
2.改革新商科统计教学方法
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师生共同研制“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宾国进口贸易指数”“对外贸易数字化发展指数”等系列贸易指数,成果影响力广泛;将研讨式、混合式教学新模式引入课堂,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应用时间序列分析》获批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加强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自主开发了系列高质量统计案例,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研究生统计建模大赛和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大赛。
3.构建新商科统计实践平台
与海关总署共建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合作开展“访万企,读中国”社会调查项目,与环球慧思(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贸易数字化研究,在实践中探索专业教学新模式。创办“统信大讲堂”“上海市商务大数据分析和统计学研究生学术论坛”,搭建学科信息交流新平台。
4.创新多维度教学质量督导体系
建立有效的质量督导评价机制,形成校、院、系、生多层次、多角度的监督管理方式和良好的反馈机制;全面推行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制度,客观反映办学质量现状;邀请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麦可思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跟踪式调研,形成积极的反馈督导机制。
在2020-2021学年度,学院开设研究生课程共46门数58门次,新开课程4门(高级数据库技术、信息安全、国际贸易实证方法、商务数据处理)。在选修课程中,“统计软件”系列课程和“Python程序设计”等课程有大量跨专业学生选读。
(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及成效
在2020-2021学年度,统计与信息学院共举办面向研究生的学术讲座20余次。
2020年7月至12月,学院组织开展“访万企,读中国”社会调查项目第二季,来自学校8个学院183名研究生、本科生组建了22支调研队伍,在44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采用线上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全国200余家企业展开调查,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数智医疗”项目团队荣获2020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二等奖,1项调研成果荣获2020年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三等奖(商务部综合司),2篇调研论文入选EI会议期刊,1项成果获2020年全国研究生统计建模大赛三等奖。
学院于2020年9月26日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环球慧思(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举办“2020中国贸易数字化创新大会”,是“上海开放经济论坛”的系列论坛之一,同时也是必赢626net入口首页60周年校庆的重要系列高端学术会议。
2020年10月25日,学院承办2020年上海市“商务大数据分析与统计学”研究生学术论坛(线上会议),20位来自全国各高校的研究生分别在各分会场进行分组报告,来自各高校的专家对报告进行了点评。
2020年11月20日,学院与校图书馆联合推出“统信大讲堂”系列学术讲座。本学年度共开展“统信大讲堂”高端学术讲座8场,参与研究生总数千余人次,深受广大师生好评。
2020年12月20日,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院联合举办必赢626net入口首页统计学学科专家咨询会,全国80多家兄弟院校的百余位统计学专家学者到会。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必赢626net入口首页统计学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并对统计学学科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21年6月16日,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力图在学术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探索部市高校统计学院结对共建新机制,为必赢626net入口首页申报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创造有利条件。
2021年7月5日,学院与商务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环球慧思(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第三季“访万企,读中国”社会调查项目,聚焦“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的贸易数字化发展”主题,经过遴选共有20支调研队伍、114名学生、41名带队指导教师参加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团队在走访调研200余家企业的基础上,依托调研数据和第一手资料形成系列咨询报告和研究成果,支持学科专业建设,助推外贸企业转型发展,为国家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2021年5月,为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在校研究生积极承担创新性研究课题,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学院制定《统计与信息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培育项目“创新英才计划”实施细则》并组织完成第一批项目评审和立项工作。本年度学院共9名研究生入选本项目。
2021年6月,为促进学院学科建设,鼓励学生(含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学院推出《统计与信息学院学生参加科研创新活动的资助管理办法(试行)》,并已通过本办法资助2名研究生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并做报告。
本学年度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如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金融计量与风险管理分会学术年会、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量化金融与保险分会学术年会、中国管理学年会等作报告17场。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暑期学校,学习新知识、扩展新视野。2021年暑假共有17名研究生参加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举办的暑期学校。
本学年度举办的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学术交流、学科发展,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讲座及会议经费由学校资助。
(五)导师队伍规模及结构情况(含杰出人才队伍情况)
学院目前有硕士生导师53人,博士生导师5人。其中,正教授11人,副教授34人,讲师10人。
本学年度本学院研究生的生师比为5.45。
表5学院研究生导师基本情况汇总
专业技术职务 | 人数合计 | 35岁 及以下 | 36至 40岁 | 41至 45岁 | 46至 50岁 | 50至 55岁 | 56至 60岁 | 博士学 位教师 | 海外经 历教师 |
正高级 | 9 | 4 | 5 | 9 | 6 | ||||
副高级 | 31 | 4 | 10 | 10 | 5 | 1 | 1 | 30 | 14 |
中 级 | 13 | 10 | 1 | 2 | 13 | 7 | |||
总 计 | 53 | 14 | 11 | 12 | 9 | 1 | 6 | 52 | 27 |
(六)研究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或德育
学院现有研究生党支部5个,支部书记分别由优秀研究生党员担任,本年度在读研究生党员61人。学院重视研究生党党建工作,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领导,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研究生教育全过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科研服务能级和综合办学实力;加强理论学习,落实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扎实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全院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提高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强化思想政治审查和把关,突出政治标准,强化课堂教育教学和宣传思想阵地管理。
以思源学术文化节为抓手,开办研究生数学建模比赛,多次组织学生参与大学生英语竞赛,“挑战杯”等,鼓励研究生带动低年级学生积极参与和开展学术活动,形成传帮带的工作格局,保证教育效果的有效延续。鼓励研究生参与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全国研究生统计建模比赛、全国研究生英语竞赛等各类重大赛事上获得佳绩,引领身边同学追求卓越、全面发展,助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同时,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研究生以支部成员为主体,创建学院“在鄂师生临时党支部”,将党员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为进一步创新党课形式,深入开展“四史”教育,在学院党委带领下,创设“移动的党课”学习教育品牌项目,推出“移动的党课——寻访家乡红色印迹,云瞰祖国沧桑巨变”视频征集等活动,2020年8月“移动的党课”寻访家乡红色印迹,云瞰祖国沧桑巨变在“学习强国”平台宣传展示;2020年12月,“四史”学习教育案例在“学习强国”平台宣传展示。“访万企、读中国”大型社会调查项目2020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二等奖,并获评为2019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2020年,由支部党员自编自导自演的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汪尧田大师情景剧“‘拳拳爱国心,殷殷报国情’——汪尧田大师情景剧微党课”获得学校精品党课建设重点立项,并被遴选参加了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伟大工程”示范党课展演。
本学年,2018级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4人,学业奖学金78人次;优秀学生干部3人,优秀学生7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人,校优秀毕业生5人;2019研究生获得学业奖学金68人次,优秀学生干部1人,优秀学生13人。
(七)研究生培养特色及改革案例
1.开展“访万企,读中国”社会调查项目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精神,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部署,弥补研究生对中国经济社会现实状态缺乏深入了解等人才培养短板,2019年,统计与信息学院代表学校联合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和环球慧思(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主题,组织开展了“访万企,读中国”大学生专项调研活动。
项目以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宗旨,主要特色和亮点有:一是秉承学校办学传统优势,引导广大师生深入了解国情、民情、企情,形成一条融国情教育、科研训练、创新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路径;二是发挥学科专业优势,调研并形成系列研究成果,为国内外贸企业、上海和国家相关部委提供决策参考,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和“四个品牌”建设,服务国家开放战略;三是,校内校外联动,全面构建由党组织牵头抓总、校内外学者专家与思政教师学工团队联动协作、全员参与的育人机制,形成“三全育人”新模式。
项目自2019年5月正式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季活动。组建了统计、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的导师团队,导师团队包含了国家百千万工程人才、宝钢优秀教师、上海青年东方学者等专家学者,采用问题导向、项目导向的调查方法,通过“项目组+导师+硕士生+本科生”的组织形式,组织在校学生在指导老师带领下于暑假深入到外贸企业一线就“营商环境的变化”、“贸易数字化的发展”等相关主题开展调研活动。在调研过程中,学生们依托统计学市场调查技术开展数据收集与分析,基于全球生产运营视角定位企业生产核心竞争力,将国际贸易实务流程的学习与现实操作紧密结合,基于ERP软件模拟课程学习分析企业数字化建设进展,基于市场营销模拟课程学习解析数字营销发展问题,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帮助企业提升用户需求的分析与预测,形成了跨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实践平台。
三年以来,活动参与的研究生、本科生近1000名,带队指导老师近150名,调研政府、外贸企业近900家。调研团队获得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的表彰,调研报告受到商务部、海关总署等政府部门高度肯定,为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库支持,形成了政产学研协同的校外实践育人路径。
2.举办“统信大讲堂”系列学术讲座
“统信大讲堂”是由统计与信息学院与图书馆联合推出的特色学术品牌活动。讲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邀请国内外统计、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开设系列讲座,围绕某一学术专题、社会热点问题而展开,涵盖基础知识普及、专业技能提升、前沿动态聚焦等内容。讲堂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开阔学术视野,有效对接学科前沿发展,彰显学科魅力,提升专业能力和学术素养,助推新文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夯实“统计学”和“信息管理”两大本科教育的基石,将数学、统计的方法论研究、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与外经贸的实践紧密结合是统计与信息学院的办学特色,而“统信大讲堂”以整合校内外专业育人资源为抓手,将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更是实现办学目标和全方位育人目标的有效路径。
自2020年11月“统信大讲堂”启动以来,共邀请国内外统计、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专家举办8场讲座,参与研究生千余人次,反响良好。
表6 “统信大讲堂”学术讲座统计(2020-2021学年)
序号 | 学术讲座名称 | 时间 | 讲授人 | 职称 | 讲授人单位 | 参加学生人数 |
1 | 统计交叉学科的挑战与机遇 | 2020-11-20 | 周勇 | 教授 | 上海财经大学 | 213 |
2 | 统计-科学与艺术 | 2020-12-04 | 王静龙 | 教授 | 华东师范大学 | 275 |
3 | 智能化数据应用研究与实践 | 2020-12-18 | 虞慧群 | 教授 | 华东理工大学 | 244 |
4 | 模型平均与模型不确定性 | 2021-03-23 | 张新雨 | 预测中心研究员 |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 159 |
5 | 金融科技发展与区块链应用 | 2021-04-08 | 韩景倜 | 教授,院长 |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 | 67 |
6 | 保险科技:数字化与智能化 | 2021-05-27 | 李政怀 | 董事长 | 全民云科技 | 90 |
7 | 深度整流幂次单元神经网络的非参数回归理论 | 2021-06-02 | 於州 | 教授 | 华东师范大学经管学部 | 93 |
8 | 统计稀疏的少量样本数据学习算法研究 | 2021-06-18 | 付彦伟 | 研究员 | 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 | 82 |
3.积极出台各种办法,鼓励学生科研创新
2021年5月至6月,学院积极出台各种措施、办法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创新活动。
2021年5月,为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在校研究生积极承担创新性研究课题,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必赢626net入口首页研究生科研创新资助管理办法》(沪经贸大办〔2017〕291号)、《必赢626net入口首页研究生科研创新培育项目实施细则》,结合学院具体情况,制定《统计与信息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培育项目“创新英才计划”实施细则》。
2021年5月,学院面向全体一、二年级研究生开展“创新英才计划”申报工作。通过自愿申报、校外专家答辩评审,择优资助9个项目进行立项(见表7)。
表7学院“创新英才计划”立项名单
序号 | 申报人 | 申报项目名称 |
1 | 常静怡 | 传承净化·守正创新背景下中医古籍知识挖掘与知识图谱构建 |
2 | 杨惠琳 | 基于消费者关注度和口碑情感的汽车销量预测研究 |
3 | 马俊 | 融合GBDT和FM的广告点击率推荐算法 |
4 | 桂秋灵 |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区域经济社会质量发展与快递指标体系的研究 |
5 | 刘娟 | 高管团队特征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 |
6 | 汪剑鹏 |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股债权市场的风险传染-基于非线性赋权网络的研究 |
7 | 杨雪琪 | 考虑认知能力限制和信息回避的创新扩散研究 |
8 | 钱珂佳 | 基于文本监督的舆情情感演化研究-以“就地过年”倡议为例 |
9 | 孙晓 | 基于分位相干系数的金融市场尾部风险研究 |
2021年6月,为促进学院学科建设,鼓励学生(含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学院出台《统计与信息学院学生参加科研创新活动的资助管理办法(试行)》,并积极鼓励研究生申报。2021年7月,学院两名研究生通过本资助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并做报告。
五、研究生学位授予及就业情况
2021年共有9名数量经济学专业研究生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7名统计学专业研究生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5名商务信息管理专业研究生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23名国际商务专业研究生获得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其中,有3名研究生延期3个月,研究生如期取得学位率为93.2%。
2021届应届毕业生就业(升学)率为100%,大部分在金融、咨询、信息技术相关领域工作。国际商务专业朱钇频赴厦门大学计量建模与经济政策研究基础科学中心攻读博士学位。
六、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成效
(一)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建设情况及成效
学院根据学校相关规定执行课程质量评估制度,在期中教学检查期间总共听课4门次,听课人为学科带头人和学院相关领导。总体上说教师上课时备课充分、授课清楚、课堂效果良好。同时也有需要注意的共性问题,例如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加强实际应用的讲授。
在本学年度学院还召开了研究生座谈会,研究生对课程设置、研究生学术交流、学习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学院领导和专业主任就相关问题和研究生进行了充分交流。
(二)研究生教育管理与服务举措
统计与信息学院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遵循校研究生院的相关规定。统计与信息学院现有研究生分管领导1人,应用统计专业硕士主任(兼职)1人,研究生教学秘书(兼职)1人,研究生辅导员(兼职)3人。
(三)学位论文盲审及抽检情况
数量经济学9篇、统计学7篇、商务信息管理5篇、国际商务23篇学位论文全部参与校级盲审,无论文被抽中上海市盲审,均无异议。
(四)研究生资助体系建设情况
统计与信息学院研究生资助体系由学校、学院、导师三个层次构成。
自2014年秋起,学校完善建立研究生“三助”制度,通过助教、助研和助管工作给予研究生资助。
为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在校研究生积极承担创新性研究课题,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自2021年5月起,学院制定并推行《统计与信息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培育项目“创新英才计划”项目实施细则》和《统计与信息学院学生参加科研创新活动的资助管理办法(试行)》。
另外,学院研究生导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研究工作给予适当的科研津贴。
(五)研究生论文发表及科研获奖情况
2020-2021学年度,学院研究生共发表25篇学术论文,有5篇论文发表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商论》《大学数学》《情报杂志》等核心期刊上。
本学年,学院研究生获国家级奖项11项,包括第十三届“尖峰时刻”全国模拟商业大赛一等奖、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二等奖、2020年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二等奖、202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黄埔杯”SAS中国高校数据分析大赛二等奖等。学生参加竞赛获奖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所提升。
(六)研究生对培养过程的满意度情况
本学年度学院召开多次研究生座谈会,在课程设置、培养过程、学术交流、学习环境等方面,学院领导和专业主任就相关问题和研究生进行充分交流。研究生认可学院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质量,但对学校教学软硬件设施、整体教学环境等略有不满。
(七)学位论文获奖情况
本学年度,有2篇学位论文获得必赢626net入口首页硕士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见表8)。
表82021年必赢626net入口首页硕士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获奖名单
学号 | 姓名 | 专业 | 导师 | 论文题目 | 奖项 |
18332004 | 杨雅婕 | 数量经济学 | 赵霞 | 多种网络结构下带有CVaR的多目标投资组合研究 | 一等奖 |
18312030 | 姜凤薇 | 国际商务 | 赵霞 | 基于信息熵理论的指数化投资策略研究 | 优秀奖 |
七、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情况
学院导师队伍中目前有海归博士3人,具有海外经历的教师占50%。研究生导师李睿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赴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赵海琼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美国布朗大学访问,方艳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8月在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访问。
受疫情影响,本学年度无研究生参加各类海外交流项目。
本学年度,学院无留学生。
八、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在2020-2021学年,统计与信息学院的研究生新生数量将增长一倍以上,学院的师资和教学资源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同时,由于研究生数量的基本稳定,学院的研究生管理必然将从数量建设转向内涵建设。因此,学院对于下一学年度统计与信息学院的研究生工作重点有以下思考:
加强学科建设,为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申报打好基础。加强学院学科建设规划,统筹推进学科建设与学位点建设,进一步凝练和聚焦学科研究方向。
健全学院研究生相关质量管理体系、研究生导师管理制度,加强学生培养过程管理、导师管理,发挥好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功能。
进一步夯实学术和专业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提高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召开专业硕士教学改革研讨会,推进专业硕士课程体系改革,继续推进学术型研究生科研创新促进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