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荣明校长在2020年教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索取号:102730204000-2020-0005发布时间:2020-05-22浏览次数:11637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第一届教代会、工代会第六次会议上的行政工作报告

校长 汪荣明

2020522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代表学校向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作行政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代表提意见。

自上一次教代会召开以来,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全校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建设高水平、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型大学为工作主线和奋斗目标,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重要使命,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动学校发展。学校各项事业稳步推进,重点工作多点突破,发展势头保持良好。

行政工作报告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2019年学校事业的发展情况;第二部分,2020年主要工作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维护师生权益、服务师生发展的主要举措。


一、2019年学校事业发展情况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实施“十三五”改革与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学校以组织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重要抓手,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破瓶颈,举校一致、攻坚克难,学校综合实力得到有效提升,多个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一)深化治理体系改革,提升内部治理水平

1.落实教授治学,加强民主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以学术治理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完成对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以及4个专门委员会的整体换届,充分发扬学术民主,为教授治学提供足够的舞台和空间。通过召开职能部门负责人与教代会代表恳谈会以及加强二级教代会、工代会制度化规范化,完善教代会、工代会工作机制,增强广大教师民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2.推进分类评价,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扎实开展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工作,加快推进补短板、强特色,分类评价的导向作用日益突出,形成基于分类评价标准的持续性改进机制。学校在上海应用研究型高校序列中的排名上升1位。建立健全战略管理体系,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启动和精心部署“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3.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和简化审批流程,明确经费支出审批权限和责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制定并实施《经费支出审批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进一步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加强预算管理,成立资金管理委员会。推行财务秘书制度,为广大师生及时处理各种报销业务,提供优质服务。

4.强化依法治校,提升内部治理能力。以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为契机和抓手,从学校建章立制、内部治理结构、组织领导机制、依法规范办学、师生权益维护、法治宣传教育及其他等7个方面,对标对表、查缺补漏,及时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完善文件管理办法,健全校内治理结构,加强师生普法教育,不断提升学校依法治校的整体水平,学校成功入选第二批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本科生培养方面,充分发挥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的示范效应,着力打造“金专”“金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抓好在线开放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夯实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推荐5门课程参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在线开放2门、线下一流课程1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门)1个学院入选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3个项目获得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立项,2个项目入选2019年度上海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2门课程获得2019年度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立项,1个项目获批教育部第二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新增投资学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2019年,学生获得国家级以上奖项302项、市级奖项90项。

研究生培养方面,规模稳步扩大,生源质量提升,结构不断优化。在校研究生增长至2917人,第一志愿录取比例稳步上升,研究生占全校学生比例上升至23.62%,专业硕士占比提升至54.72%。推进学位点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建立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分类培养体系。“应用经济学博士点建设和提升一流人才培养能力”入选上海市首批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建成研究生课程思政项目40门,新增研究生精品课程5门、案例库5项,获全国优秀教学案例2个、全国优秀学位论文2篇等。

2.扎实推进学生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三圈三全十育人”体系,提升“思政育人”质量。建立家校共育机制,200余名教师干部走访覆盖所有生源地数百个学生家庭。组织保障151名志愿者服务“进博会”重要岗位。打造学业发展中心、生涯发展中心、社区青年中心和学生自励中心等学生发展中心平台,创建学生社区“梦享家”青年中心并开设红色课堂、孔子课堂、创新课堂、幸福课堂和美育课堂,扩大心理健康教育覆盖面。

3.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新突破。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育人生态系统,入选“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20-2021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基地(示范基地),成为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和市属高校中唯一获此荣誉的高校。举办第三期“博实班”国际商业创新创业精英人才特训班,录取来自6个国家、国内外11所高校37名中外创业大学生作为正式学员,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特色模式获《光明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4.招生就业工作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加强本科招生宣传工作,选派100余名教师奔赴全国各省生源地开展招生宣传。本科招生一本分数线均高于生源地一本分数线,生源质量稳中有升。稳步推进研究生招生改革,提高培养单位招生自主权。研究生报考人数不断突破历史纪录,第一志愿录取率提升至55.58%。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良好态势,总体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毕业生就业质量好,就业特点与学校定位高度吻合,主要进入货币金融业和商务服务业,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工作的毕业生占比达20%左右,毕业生薪酬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

(三)强化学科与科研建设,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1.大力推进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博士点申报筹建工作。对标对表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博士点建设要求,加快补短板、拉长板、强特色,举校一致做好申报筹建冲刺工作,切实推进落实建设重点实验室、承办高端国内学术会议和国际学术会议、引进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凝练学科建设方向等关键任务,通过市教委博士点三年建设项目验收,指标全部达标且绝大多数指标超过国家标准。

2.持续推进学科和学位点建设。牢牢把握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布局,提升学科水平和学术竞争力。调整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跨国供应链管理等二级学位点,加强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培育。有序推进两个高峰高原学科二期建设,高原学科在人才队伍建设、高水平成果、体制机制改革、学科整体水平等方面取得新成效。积极组织开展第五轮学科评估迎评工作,落实各项目标任务。

3.加强科研基地和平台建设。大力推进高端科研平台建设,着力打造“数字货币与贸易数字化软科学研究基地”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与海关总署共建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并联合发布相关贸易指数,与松江区政府共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

4.加强新型智库建设。世贸组织讲席WTO总部评为中国WTO事务卓越中心,并入选WTO亚太培训中心。新增1个智库,建成3个上海高校智库。1个智库入选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单,成为全国“A区高校智库”;1个智库入选“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决策咨询研究水平位居上海高校前列。

5.学科与科研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7个一级学科全部进入软科最好学科排名前50%,其中工商管理排名前18%,应用经济学排名前21%、法学排名前24%。学术竞争力稳步提升,在QS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高校排名第82位。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21项,省部级项目立项45项。人文社科研究领域最高奖取得突破,获得第八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2项。获得第十二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2项。学校2019C刊论文发表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120名,高于学校上年度和同期部分211工程高校水平。

(四)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1.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切实推动教职工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多样化,推动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深入。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体制机制,全面将思想政治标准和师德师风作为人才招聘、职称评审等人事人才工作的首要标准。

2.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取得突破。围绕博士点筹建和学科建设需要,引进和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3人次,包括东方特聘教授1名、省部级领军人才1名、外籍专家2名以及海外博士9名。培育校内高层次人才,申报“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国家级人选1人,实现国家级人才称号的突破;1人入选2018年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1人入选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项目专家。

3.有序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修订完善《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及考核评价办法》等配套文件,制定《学术成果认定办法》。积极推进绩效工资改革,拟定《绩效工资管理办法》,着力构建以绩效考核结果决定绩效工资分配的体制机制。

(五)扩大开放办学,加强合作交流

1.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国外高校新签署合作协议5个,推进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增孔院下设孔子课堂3个、独立孔子课堂1个。

2.继续做好留学生工作。进一步梳理留学生管理机制,探索建立更加高效的留学生教育协作分工机制;推出“必赢626net入口首页优秀在校学历留学生奖学金”,激励在校学生刻苦学习,优质圆满完成学业;推进留学生服务工程,提升留学生学习、生活体验。组织举办了必赢626net入口首页第二届留学生国际文化节,吸引了近千名中外学生参与其中,为必赢626net入口首页中外学生友好交流和各国文化的互学互鉴提供了平台。留学生龙舟队在第十二届上海高校留学生龙舟赛上首次为必赢626net入口首页捧回总决赛冠军奖杯。

以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贸大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和耕耘奉献。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在座各位代表,向长期以来一直辛勤工作在一线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敬意!

二、2020年主要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对学校当前发展形势的思考

2020年对学校来说是极其关键的一年,既是机遇大年,也是挑战大年。对全校干部教师来说,更是一个大考大年。

    国家层面,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四五”规划编制之年,同时是第五轮学科评估、博士授权点单位和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之年,如何布好局、谋好篇,决定着未来学校发展的前景和高度。上海层面,新一轮面向2025年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的总体方案正在谋划,高峰高原学科绩效评估工作方案和新一轮高校学科建设规划方案正在制定,是否做好高峰高原学科绩效评估工作,决定着学校未来是否能够抢抓机遇、获得新的高水平学科增长点。学校层面,“十四五”规划编制、新一届党代会召开和60周年校庆等都集中在今年,学校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都将在今年谋划和推开。总而言之,学校面临的硬目标、硬任务非常多。

学校已经走过一甲子的历程,现在已经到了新一轮创业和再出发的时候。如何迎难而上,通过深化改革切实把握发展机遇、成功应对挑战,是摆在每一位干部师生面前的现实问题。只有负重爬坡、逆势前行、不惮劳苦,才能闯出一片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新天地。

(二)对2020年学校行政工作的建议

基于对当前发展形势的思考,下面着重从行政的角度,谈谈2020年学校将重点开展的几个方面工作:

1.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提升内部治理能力。健全学校战略管理体系。开展“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终期评估,为“十四五”规划编制奠定基础。精心编制“十四五”规划,形成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学院规划主次分明、衔接协调的统一规划体系。扎实做好学校分类评价工作,充分发挥高校分类评价对学校特色发展和内涵建设的促进作用。开展学院评估工作。制定学院评估实施方案,举校一致,上下联动开展学院绩效评估工作,促进学院绩效管理长效机制建设。以深入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为契机,继续完善学校治理体系,持续提高依法决策和民主管理水平。加强财务管理与审计工作,进一步规范预算经费使用管理。

2.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一流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一流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基。加强一流本科建设。紧密对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推进新文科、新商科和新工科建设,强化学科专业转型升级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扎实开展“十四五”本科专业建设规划编制,精心谋划新专业布局。深入推进一流专业和课程建设“双万计划”,积极抢占新的本科教育发展机遇。谋划标志性成果突破,开展国家级和市级教学成果奖项目培育工作。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和工作体系,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克服当前困难,千方百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打造一流研究生教育。把研究生教育作为战略性投资和战略性资源,稳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提高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质量,强化研究生教育对学校学术竞争力和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的贡献度。以规范留学生招生为切入点、制度建设为重点,强化全流程全过程规范管理,提升留学生教育与管理质量。

3.进一步加强核心竞争力建设。把抓住新一轮高水平地方高校遴选机会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申报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项目,破除学校发展瓶颈。把握新一轮博士点建设时间窗口,决胜博士点筹建目标。编制“十四五”学科建设规划,统筹推进学科、学位点、学术和学生一体化综合发展体系建设。成立一级学科建设委员会,推动学科“六定”(定特色、定方向、定团队、定目标、定责任、定奖惩)工作。做好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和高原学科建设绩效评价工作。加大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培育力度,提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和高水平论文数量,加强省部级以上重要奖项的培育和申报。加强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平台建设,集中力量建设数字货币与数字贸易工程中心等重点研究基地。

4.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能级。围绕学校独特优势树立“塔尖”,做精做强WTO亚太培训中心。以WTO国际标准建设好WTO亚太培训中心,充分利用学校作为WTO讲席院校、亚太培训中心双优势,构建秘书处专家、亚太区专家和国内专家立体学术网络,力争为深化国家经贸事业改革、上海“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等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深化与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商委、中国建设银行和松江区政府等机构的合作,打造上海亚太区多边贸易规则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基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战略研究院等合作平台,为经贸强国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等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完善智库建设责任落实机制,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建强经贸信息直报站,持续保持学校决策咨询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

5.进一步强化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把好政治方向,长期发力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师工作部职责边界和工作机制,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教师思政工作体系。完善教职工荣誉体系,深入挖掘师德先进典型。明确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细则,制定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发展突破最重要的自变量,打造与学校战略目标相匹配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围绕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任务,继续采用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精英人才等校内高峰人才岗位引进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采用“柔性引进”“协议薪酬制”等灵活用人方式以及引进企业高管、资深专家作为兼职教师等方式,打造高水平多元化师资队伍。继续推进“高峰人才工程”,重点培养中青年高层次人才,加强高层次人才储备。以激活内生动力为目标,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优化岗位设置,开展二级单位定岗定编工作,规范非在编人员管理。加强教师动态管理,建立人才交流中心,建设教师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体制机制。强化教师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稳步审慎推进绩效工资制度的完善,扩大二级单位绩效管理自主权。

在此基础上,2020年学校还将积极抢抓高等教育大变革大发展背景下新一轮发展机遇,紧紧围绕建设高水平、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标准为参照,在深化与市商委合作的基础上稳步推进部市共建工作,进一步强化国家级科研平台、新型特色智库申报与建设工作,进一步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机制释放更多红利,进一步加强开放办学,持续打造学校事业发展的亮点、增长点和制高点,有效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三、维护师生权益、服务师生发展的主要举措

对广大师生员工来说,学校不仅是利益共同体,更是命运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发展成果共享的办学理念,不断改善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努力解决各项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关心维护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主要成效

学校从实际出发,努力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和帮助解决福利待遇、居住条件、文化生活、校园环境等广大教职工关心的最切身、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做好教职工服务保障工作。开展人事派遣人员转编工作,35名人事派遣制人员转入事业编制。及时向符合条件的教职工开放人才公寓,累计106人次教师办理手续入住人才公寓。完成教师人才公寓“红领驿家”建设,以及活动中心、阅览室、健身房、公共厨房等11间功能室的修缮装修和功能再造,在解决教职工实际需求的同时,以党建引领青年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的培养和提升,以服务提升青年教师的融入感和归属感。

2.提升师生财务报销便利度。优化报销流程,设置财务秘书岗和问题单据处理岗,引入报销单投递机,有效节约广大教师报销时间成本。优化财务信息系统,提升财务服务效率。上线微信号“财务大厅”应用,为师生提升实时泛在的线上服务,累计向广大教师推送报销单状态信息约2.9万条,推送的《关于做好2019年学校政府采购工作的通知》等信息被16681人次师生应用。部署银企直联,开发校园在线支付,上线电子发票。

3.优化办学资源配置,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校区办学资源配置,开展校区办公布局规划与调整工作。18000平方米图书馆新馆投入使用。完成松江校区第三期学生公寓修缮,在学生公寓新建约1000平方米足球场。完成松江校区信息楼北广场和古北校区图书馆改造工程。

    4.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举行图书馆新馆开馆仪式暨裘劭恒、汪尧田教授塑像迁移仪式,彰显文化育人效应。丰富校园文化资源,推出《我爱你中国》、教师节和“WTO亚太培训中心”等宣传片,策划开展60周年校庆宣传活动,启动校史馆改建和校史编撰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教职工合唱比赛暨第六届文化艺术节,以及第三届教工羽毛球、第五届职工摄影、第七届教工乒乓球和教职工篮球比赛等。

5.加强学术资源和信息化建设。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采购中外文新书1.96万种、4.878万册,采购中外文电子图书11263册,新增2个数据库。制定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方案,着力推进实施智慧校园一期方案,聚焦“数据中心”建设,完成学校数据标准和数据标准管理平台及虚拟化基础支撑平台建设,启动集成教务、人事和科研等8个系统数据的“一张表”工程建设。

6.切实做好教职工关心慰问和服务工作。组织134名教职工,组成6个团参加国内5条线路的疗休养活动。为9名非松江籍教职工子女办理入学入托事宜。为全校教职工办理商业保险、总工会综合险、工会会员卡及保险。慰问生病住院、家庭困难教职工27人,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为7名教职工申请到上海市教育工会大病援助金。为所有工会会员送上生日蛋糕券、电影观摩券和节日慰问品。申请上海市“妈咪小屋”5个,其中5星级1个、4星级3个、3星级1个。

7.做好校园安全保障工作。保障校园稳定,做好校园巡查等工作。加强治安管理,做好春季招生、学术研讨会和校园艺术节等大型活动的秩序管控,配合公安机关查处相关治安和刑事案件,校园案件呈下降趋势。做好消防管理工作,及时处理初起火灾事故,未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对学生公寓和校内重点区域进行消防检查,排除消防隐患。

8.完善校友工作机制和校友工作网络。完善校友工作机制,将校友会秘书处、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处更名为校友工作联络处。健全校友工作网络,成立重庆校友会。举办校友会2019年会长论坛,1989届、1999届和2009届校友重返母校共叙同窗情谊,进一步增进学校与校友、与社会各界的联系。

(二)继续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的相关思路

2020年工作中,学校将坚持服务一线师生原则,切实了解师生困难和需求,以举办60周年校庆为契机,统筹做好事业发展和民生保障工作,解师生之难、帮师生之困,努力提高教职工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包括:

1.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把广大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不断提升在线教学质量,做好舆情引导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重大任务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典型引领和榜样激励,做深做细做实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抓好慰问帮扶和奖励表彰。

2.千方百计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在绩效工资总额已经封顶的情况下,为进一步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学校努力克服财力困难,将开设补充公积金账户,为教职工缴纳补充公积金,并且按照上级规定的缴存比例上限5%进行缴纳。

3.完善教师培训和管理体系。以“服务教学科研,促进教师发展”为宗旨,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为主要目标,开展教师海外访学进修、国内访学进修、产学研践习等培养培训。筹建教师发展中心,搭建统一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提升教师整体水平。加强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实现人事信息系统与财务管理、科研管理、教学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对接和数据共享。

4.提升办学资源使用效率。统筹谋划三校区功能定位,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古北校区搬迁工作,启用古北校区图书馆,优化调整古北校区行政办公空间布局,明确松江校区图书馆旧馆和湖滨楼功能,充分论证七宝校区功能定位。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组建新的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进一步盘活办学资源,提高使用效率。

5.加强和谐美丽平安校园建设。不断改善师生员工的办公、学习和生活条件,以精心编制“十四五”基本建设规划为契机,推进实施一批校园环境修缮项目,以崭新的校园风貌迎接60周年校庆。深入开展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创建工作,着力建设平安校园。

6.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着力推进智慧校园一期建设,实施“一张表”工程在线年度教师考核,有序推进“一张表”工程其他项目建设。完善校园网站建设,推进学校英文网站和二级单位网站建设。加强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校园网统一智能监控运维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深度融合。

7.加强经费保障体系建设。扩大捐赠、社会化办学和项目性收入,提高学校自主发展能力。实施社会捐赠和社会培训“双千万”计划,确保完成年度捐赠和创收任务。加大对其他学院社会化办学支持力度,加强与政府、企业等联合开展科研,提高横向科研项目收入水平。

8.进一步加强附属学校建设。附属学校是必赢626net入口首页社会声誉与师生发展、成长的重要平台,也为教职工子女入学提供了便利,解除了教职工子女上学的后顾之忧。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松江区政府的战略合作,完善合作共建机制,坚持“质量与品牌”战略、坚持内涵发展,坚持高起点、高品质、高质量发展,努力将附属学校打造成一所具有外语特色、学有所长、文理兼通、全面发展的特色学校。

9.全力做好60周年校庆工作。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分阶段灵活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60周年校庆工作。围绕校庆主题,有序推进八大系列活动计划,抓实60年校史的总结和凝练,进一步弘扬和传承好学校精神文化。通过续编校史、拍摄口述校史专题片和修缮校史馆等多种形式,加强校史宣传教育。通过精心筹备校庆期间各类文体活动、宣传展示活动、高端学术活动和校友返校活动,进一步激发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的爱校荣校情怀。


各位代表、同志们:

2020年是学校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研究编制“十四五”规划、深入推进高水平、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关键之年。我们特别需要听取各位教职工的意见,通过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为学校的明天谋思路、求发展,为学校与师生的共同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今年学校重点工作完成得如何,与今天参会的同志们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作为干部教师,一定要有使命意识,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只要全体贸大人同心协力、脚踏实地,科学谋划、奋发进取,学校各项事业必然能够取得令人欣喜的突破。总之,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衷心希望各位干部教师在2020大考之年,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共同努力,共同交出2020年满意的答卷。

谢谢大家!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