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626net入口首页2020年党政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统筹谋划“十四五”事业改革与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学校将迎来建校60周年。2020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市教卫工作党委和市教委决策部署,切实担负起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统筹推进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换届和统筹谋划“十四五”事业改革与发展规划为重要契机,以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为关键,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以学校事业发展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工作实绩向校庆60周年献礼。
一、坚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1.抓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把广大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贯彻“严防扩散、严防爆发,确保一方净土、确保生命安全”要求,全面加强校园管理,加强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治。做好开学方案,制定实施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方案,积极稳妥推进在线教学和舆情引导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重大任务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典型引领和榜样激励,做深做细做实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抓好慰问帮扶和奖励表彰。
二、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教书育人、办学治校全过程
2.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把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作为日常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建立学习研讨机制、调查研究机制、跟踪问效机制和叩问初心机制,推动学习贯彻新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3.积极稳妥抓好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换届。根据市委组织部和市教卫工作党委的决策部署和具体要求,以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换届为重要契机,切实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总结学校事业发展成绩和工作经验,精心谋划好未来事业改革与发展规划,广泛凝心聚力、奋发图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全面进步。
4.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体系,深化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新思想“三进”工作。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切实加强阵地管控,抓实举办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审批制度,抓实教学督导和领导听课等制度,抓实各类媒体平台的规范管理和网络安全管理。
5.切实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扎实推进学校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落实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及本市高校党建“1+2”文件,切实加强二级单位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思政工作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新一批党建示范单位和示范党支部。建立党务干部双线晋升机制。规范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6.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内监督。进一步深化细化“四责协同”机制,推进落实“四书四会三报告”制度和全过程监督,强化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扎实推进校内巡察工作,抓实巡察整改。持续深入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努力形成巡视巡察一体化工作格局。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加强警示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7.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加强干部工作统筹谋划,围绕搭建新一届学校党委班子、行政班子、纪委班子,配齐配强干部队伍,加强干部轮岗交流,突出政治标准,坚持事业为上,做到人岗相适。夯实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基础,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和选任力度。完善干部管理考核监督机制,加强干部廉政谈话和教育培训,强化理论武装,提高履职能力。以重实干、重实绩为导向推动干部能上能下,为学校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着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8.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进一步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持续推进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开展“不忘合作初心 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大党外代表人士培育力度,激励广大统战成员为学校事业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巩固宗教督查整改阶段成果。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9.着力加强一流本科建设。组织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紧密对接新文科、新商科、新工科建设,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思政和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在通用复合型人才培养上进行创新实践。进一步发挥一流本科引领计划项目建设的示范效应,着力打造在线精品课程,着力打造“金专”“金课”,加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培育,推进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和相关专业国际认证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0.着力打造一流研究生教育。聚焦学校重点发展的特色学科领域,细化优化调整学位点整体结构及其布局,适度扩大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以上海市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为契机,大力开展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完善研究生各类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完善导师培训制度,强化研究生教学督查制度,夯实学术和专业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提高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着力打造学校一流特色研究生教育。
11.不断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深入贯彻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意见》和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系列计划,推进“三全育人”示范校建设。通过全面动员压实责任、保存量、拓增量、提供个性化服务等,多措并举做好就业工作。加强创业学院平台建设,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推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全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12.进一步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突出特色发展,打造国际化办学品牌。推进实施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国际交流与合作归口管理,理顺关系。聚焦世界贸易规则和全球治理研究等特色领域,探索建立国际合作研究平台和机制。依托现有国际化办学平台,聚焦“一带一路”建设,探索打造内外联动、集成发展、彰显特色的国际化教学研究品牌。探索与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伙伴建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切实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层次。促进双向留学工程,进一步加强留学生管理与服务,建强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四、坚持追求卓越导向,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13.全力推进博士点申报冲刺阶段任务。全面对标2020年博士学位申报单位和申报学位点国家标准,进一步完善基础数据和相关支撑材料,凝练学校优势、学科优势和特色研究领域,广泛听取相关知名学者意见建议,抓紧抓小抓细抓实申报数据,以良好成绩完成申博冲刺阶段各项任务。以申博促建设,切实推进学科高水平发展,为学校成功申报上海市地方高水平大学打下扎实基础。
14.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进一步理顺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组建学科建设办公室和一级学科建设委员会,推动学科“定特色、定方向、定团队、定目标、定责任、定奖惩”。加强学科建设动态监测和评估工作,加强学科建设规划,统筹推进学科建设与学位点建设。扎实做好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确保优势和主干学科排名等级明显上升;做好高原学科建设绩效评价工作,以高原学科建设带动其他学科协同发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15.加速培育一流科研成果。开展国家战略精准对接工程,集中力量、发挥优势开展科研攻关,紧密围绕国家和上海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系统、精准研究。加大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培育力度;推进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数量和高水平论文双提升;加强省部级及以上重要奖项的培育和申报;加大核心指标攻坚力度,加速重大标志性成果的培育和产出。
16.加强科研基地平台建设。聚焦国家特需领域,培育发展该领域内举足轻重的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集中力量建设数字货币与数字贸易工程中心和全球贸易与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等省部级以上研究基地。建立研究平台梯队发展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鼓励科研平台开展良性竞争,加强绩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科研平台进行动态调整。
17.着力推进国际认证工作。完善国际认证工作体制机制,成立国际认证工作领导小组和国际认证办公室,建立以学院为主体、校院协同的工作机制。持续推进正在开展的EPAS认证等各类国际认证工作。加强校院沟通,明确方向和目标,推动尚未开展国际认证的学院做好国际认证前期准备工作。
五、对接重大战略需求,提升社会服务能级
18.做精做强WTO亚太培训中心。对标WTO国际标准,落实好WTO亚太培训中心首个高端人才培训项目,充分利用学校作为WTO讲席院校、亚太培训中心双优势,构建顺畅的秘书处专家、亚太区专家和国内专家网络,力争为上海“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自贸区建设、进博会等提供学术和人才支撑。积极争取商务部和上海市商委的有力支持,全面加强战略合作,着力打造上海亚太区多边贸易规则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基地。
19.加强新型智库建设。进一步优化党管智库体制机制,加强新型智库建设,产出高质量智库成果。建强经贸信息直报站,不断提升决策咨询能力和科研服务能级。进一步聚焦世界贸易组织结构性改革等方向开展深入研究,在主动对接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建设以及推进落实总书记交付给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中,着力提升学校科研服务能级和战略承载力。
20.深化政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与海关总署、松江区政府战略合作,推进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建设。加强与上海市商委战略合作,共同推进贸易中心建设、进博会论坛及溢出带动效应等专题研究。拓展与中国建设银行的战略合作,加强在企业高管培训、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合作。
六、完善党管人才机制,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21.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落实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要求。以建立师德师风长效机制为核心,进一步修订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规范,将师德标准贯穿教师引进和培养全过程。以培养“四有”好老师为目标,注重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完善教职工荣誉体系,深入挖掘师德先进典型。明确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细则,探索制定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发挥党委教师工作部职能作用,做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完善教师工作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机制。
22.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为引领,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以优化岗位设置为目标,研究开展二级学院的定岗定编,稳步开展2020年度招聘工作,优化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目标,继续推进“高峰人才工程”,引育并举,精准引进和继续培育学科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菁英人才,形成人才高地。采取“人才特区”“协议薪酬制”等灵活用人方式,打造高水平多元化师资队伍。精准细致地做好高层次人才的服务工作。
23.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以人才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化人才评价机制。逐步推进教师岗位的分类管理。优化完善教师分类考核评价办法,加强教师岗位考核,完善考核机制,做实教师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考核结果与岗位聘用、绩效奖励、职务职级晋升紧密挂钩。持续推进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改革,激发教师动力活力。稳慎推进绩效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校院两级管理。
七、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高质量推进内涵发展
24.谋划完善重大规划方案。开展“十三五”规划终期评估,对学校“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总结,全面梳理“十三五”规划目标达成度和存在的不足,为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提供参考借鉴。成立“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根据“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实施方案,撰写“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专题研究系列报告;编制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学院规划,强化总体规划的统领作用、专项规划和学院规划的支撑作用,形成主次分明、衔接协调的统一规划体系。
25.全面对标对表,提升学校办学层次水平。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对标对表“双一流”和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要求,对照高校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做好学校分类评价工作,充分发挥高校分类评价对学校特色发展和内涵建设的促进作用。加强与全国财经类高校对标研究,在全国坐标中找问题、找差距、找目标,明确学校建设高水平财经类大学的路径。加强“双一流”建设标准研究,牢牢抓住新一轮高水平地方高校遴选机会,积极申报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项目,在应用研究型梯队中争创一流。
26.开展学院评估工作。制定学院评估实施方案。健全目标管理,结合“十四五”规划和高校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等,制定《必赢626net入口首页学院评估实施方案》。举校一致,上下联动,根据《必赢626net入口首页学院绩效评估实施方案》开展学院绩效评估工作,促进学院绩效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提升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和国际交流水平,增进办学活力。
27.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提升内部治理能力。以深入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为契机,继续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切实提高依法决策能力和民主管理水平。有序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扩大学院人事、财务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实现责权利的统一。加强财务管理与审计工作,进一步规范预算经费使用管理。
八、增强办学效益,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28.统筹谋划三校区功能定位。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以服务师生为中心,以解决办学资源供给结构性矛盾为重点,优化校区功能结构布局,提升办学资源配置水平。根据古北校区功能定位,分步推进古北校区留学生、专业硕士和相关研究基地入驻工作。积极盘活七宝校区空间资源,明确七宝校区功能定位。进一步提升松江校区资源利用水平。
29.增强资金筹措能力。扩大捐赠收入、创收资金和项目性收入,提高学校自主发展能力。以60周年校庆为契机,强化校友会和教育发展基金会资金筹措能力,确保年度资金筹措任务圆满完成。加大对继续教育学院和其他学院社会化办学支持力度,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加强与政府、企业等合作,联合开展科研,提高横向科研项目的收入水平。
30.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完善资产管理体制机制,组建新的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盘活古北校区办学资源。加快开展国有资产报废处置工作,维护资产安全完整,盘活现有资产,提高办学资源使用效率。
九、完善支撑条件建设,提升保障能力
31.改善办学条件美化校园环境。细化完善时间表和路线图,不断改善师生员工的办公、学习和生活条件。以科学编制学校“十四五”基本建设规划为契机,推进实施一批校园环境修缮项目,加强校园环境整治和美化,以崭新的校园风貌和人文环境迎接60周年校庆。深入开展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全力建设平安校园。
32.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着力推进智慧校园一期建设中“公共数据中心数据库平台”、“综合服务门户”建设。实施“一张表”工程中在线年度教师考核。推进基于办事大厅的“一网通办”建设和应用。继续推进二级网站和学校英文网站建设。加强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校园网统一智能监控运维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深度融合。
十、全力做好60周年校庆工作
33.全力做好60周年校庆工作。围绕60周年校庆主题,有序推进八大系列活动计划,抓实60年校史的总结和凝练,进一步弘扬和传承好学校精神文化。通过续编校史、编撰口述史、拍摄口述校史专题片、编撰系列丛书、排演《裘劭恒》大师剧、开发文创品、采编校友风采录、修缮校史馆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学校建校60年来的精神文化和典型人物事迹,加强校史宣传教育。通过精心筹备校庆期间各类文体活动、宣传展示活动、高端学术活动和校友返校活动,进一步激发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的爱校荣校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