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教 要 闻
必赢626net入口首页高等教育研究所 2018年9月30日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2)
◆李克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5)
◆教育系统成立“百人宣讲团”宣讲全国教育大会精神(6)
◆教育部党组下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7)
◆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13)
◆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在长沙召开(13)
◆2018年上海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16)
◆教育部在上海召开“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17)
◆东华大学实施“一带一路”专项行动计划(18)
◆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出炉(18)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成立(22)
◆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拟授奖名单公示(24)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9月10日是我国第三十四个教师节,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他强调,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改革,加快补齐教育短板,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教育方面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提升,13亿多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他指出,在实践中,我们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是我们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来之不易,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他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习近平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习近平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习近平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随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要坚决依法依纪予以严惩。
习近平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习近平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党组织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党委要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要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
习近平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解决学校后顾之忧,维护老师和学校应有的尊严,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来源:教育部网站)
【李克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促进区域、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要着力补上短板,夯实义务教育这个根基,强化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控辍保学工作,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着力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使乡村获得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在提速降费、网络建设方面给予特别照顾。把更多教育投入用到加强乡村师资队伍建设上,不折不扣落实现行的补助、奖励和各类保障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非在编教师要加快入编、同工同酬。前瞻规划布局城镇学校建设,增强容纳能力,加快实现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同时,要重视发展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等各类教育。
李克强强调,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各类人才。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多创新人才、高素质人才。更加重视、充分发挥高校在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办好职业院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李克强要求,要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充分释放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主体作用,大幅减少各类检查、评估、评价,加强对办学方向、标准、质量的规范引导,为学校潜心治校办学创造良好环境。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兴办教育。鼓励各级各类学校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互联网+教育”,完善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的体制机制,提升教师社会地位,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来源:教育部网站)
【教育系统成立“百人宣讲团”宣讲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切实推动教育系统以及社会各界深入理解把握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做好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各项工作,近日,教育部党组决定成立“百人宣讲团”,由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担任团长,启动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宣讲对谈活动。
“百人宣讲团”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这一纲领性文献,面向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和师生员工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着力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着力宣讲全国教育大会的重大意义,着力宣讲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着力宣讲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推动教育战线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百人宣讲团”成员由教育部党组成员和参加全国教育大会的各地区、各有关高校同志组成,从9月中旬起至12月底在全国各地各校开展面对面宣讲和互动化对谈活动。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宣讲团团长陈宝生赴湖南开展首路宣讲。在湘期间,陈宝生与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湖南省省长许达哲出席了部省座谈会,深入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小学和湖南师范大学调研,并与各级各类学校代表进行了座谈。
(来源:教育部网站)
【教育部党组下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14日,教育部党组下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党委认真做好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各项工作。《通知》内容主要有:
一、充分认识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上来。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改革,加快补齐教育短板,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教育方面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提升,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13亿多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
《通知》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党中央隆重召开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和部署,并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凸显了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对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学校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刻理解召开全国教育大会的时代背景,充分认识召开全国教育大会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全国教育大会的战略要求,切实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大会要求的责任感使命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攻坚克难、拼搏奋进的行动姿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通知》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大中小学和幼儿园考察并同师生座谈,多次主持会议审议教育重大议题,就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和贺信回信,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中深刻回答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系统科学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把我们党对教育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为做好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通知》强调,全面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首要任务就是认真学习领会、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更好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实现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作为。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使教育系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部署,推动健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体制机制,加快教育现代化,努力建设教育强国。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政治原则,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自觉自信,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不断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鲜明导向,更加注重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以改革激活力、增动力。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人力资源素质。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的重大意义,引导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区各部门各学校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学深悟透,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力推动新时代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努力写好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 《通知》要求,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各地各部门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责任,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上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投入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要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要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教育投入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从政策和待遇上支持乡村教师扎根农村。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
要回应人民群众教育关切。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破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促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控辍保学工作,加快消除城镇“大班额”现象。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依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提升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和继续教育水平,以教育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每个人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系统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着力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切实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强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提升我国教育世界影响力。
要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各级教育部门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不折不扣得到贯彻执行。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维护校园稳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确保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落地。《通知》指出,深刻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大会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系统的首要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各学校要牢牢抓住这次教育大会的历史性机遇,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迅速行动、主动担当,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要明确工作要求。一是要“新”。立足新时代新征程,跳出传统工作套路,从内容、形式、载体、方法、手段等方面,对贯彻落实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二是要“高”。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负责尽责,体现教育系统特点,提高学习宣传贯彻的质量和水平。三是要“实”。着眼于落下去、出效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大会要求,紧扣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针对不同对象采取具体的、适宜的、分类指导的方式,确保大会精神落地落实。四是要“深”。加强理论概括、学理支撑和经验集成,不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大会精神升华到规律层面,转化为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要把握工作方法。一要“转时态”。一切工作保持在党的十九大后的时间频道,进入教育大会后的工作节奏,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当前和长远相衔接、重点和全面相结合,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分阶段逐步深化大会精神贯彻落实工作。二要“转语态”。切实加强话语方式创新,坚持党言党语、民言民语和学言学语并举,坚持理论深度、实践力度和情感温度并重,更多运用生动鲜活的宣传方式,用大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三要“转状态”。以奋进的状态、改革的方法和创新的思路,把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同推进实施教育“奋进之笔”结合起来,种好“责任田”。四要“转心态”。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把“四个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教育的自信,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不断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要开展精准行动。一是传达行动。通过召开党委(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等方式,迅速将大会精神传达学习,对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作出安排。二是宣讲行动。各单位参加全国教育大会的同志要带头开展深入细致的宣讲活动。同时,要统筹用好新媒体、自媒体、融媒体、“两微一端”开展生动多样的学习宣传,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准确领会把握核心要义。三是培训行动。通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实现对分管教育的党政干部、教育行政干部、校长和教师的全覆盖,确保教育战线把大会精神把握准、理解透、落实好。四是研讨行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大会要求,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优势,组织广大教师和专家学者深入开展研讨活动。以学校(院、系、所、中心)为基本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同上一堂教育大会专题课,进行深入交流。五是调研行动。深入推进在教育系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工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大会要求,进一步锁定问题、找准障碍、提出对策。
要健全清单制度。一是问题清单。围绕中央关心、百姓关切、社会关注的教育问题,结合本地实际,列出近一两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二是课题清单。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组织力量进行研究阐释,明确本地本校贯彻的思路举措。三是政策清单。对标中央的新精神新要求,系统梳理和诊断现有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文件,认真做好“废、改、立、释”各项工作。四是任务清单。制定本地本校加快教育现代化的任务分工,明确各项工作进度安排和时间节点。五是责任清单。坚持政治任务和岗位职责相结合、一般要求和特殊规定相结合,把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的责任明确下来,加强督查督办。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支持湖南省“双一流”建设,汇聚多方力量推动高等教育发展,9月19日,教育部、湖南省在长沙签署《重点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协议》。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湖南省省长许达哲出席部省座谈会,并见证双方签署协议。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湖南省副省长吴桂英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根据协议,部省将支持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3所重点共建高校“双一流”建设,带动湖南省其他省属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落实内涵发展要求,积极推进区域内高水平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教育部将对3所高校在综合改革、一流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方面给予政策指导;在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建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在“卓越拔尖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中优先考虑学校需求。
【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在长沙召开】9月19日、20日,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在长沙召开,本次大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湖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长沙市人民政府、北京语言大学、湖南大学共同承办,是联合国2019年“国际本土语言年”的重要活动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发来贺信,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杜占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穆兹·查楚克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分别致辞。包括10位外国部长级官员和13位驻华使节在内,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关领域的官员、专家学者共200多人参加开幕式。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湖南省副省长吴桂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欧敏行出席大会闭幕式并讲话。
本次大会主题为“语言多样性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语言资源保护、应用与推广”。与会代表从语言文化多样性政策与措施、语言资源保护规范标准与人才建设、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与推广等方面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分享各国语言资源保护经验,展望现代信息科技与语言资源保护、开发、应用相结合的前景,并积极推动形成重要成果性文件《岳麓宣言》。
杜占元表示,中国政府一贯坚定支持并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工作,多年来双方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此次共同主办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就是携手践行双方共识的一项重要举措。他指出,语言是人类社会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延续着各个国家和不同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国将多样性的语言文字视作宝贵的国家资源,倍加珍惜,积极保护,通过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发展语言教育、完善语言服务、传承语言文化,使中国多样性的语言资源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政治稳定、推动文化建设、保障国家安全等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经过半个多世纪不懈努力,中国已有超过70%的人口掌握了普通话使用能力,文盲率从最初的超过80%下降到了目前的5%,超过13亿人口的基本权利得到了切实保障。2015年,中国政府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相比其他同类项目,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投入资金最大、参与人员最多的语言资源保护项目。他倡议各国切实加强语言资源的调查记录、推广应用和相关基础建设,加强交流合作,分享可借鉴的国际经验,保护语言资源多样性,为共同建设一个美美与共的语言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阿祖莱在贺信中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致力于保护语言资源和语言多样性,在中国举办本次大会正逢其时、十分重要,希望通过本次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增进各国保护语言资源的共识,创造更多交流合作机会。与会代表认为,本次大会是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大会主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是世界人文领域的一件盛事,意义重大而深远。
陈宝生指出,语言是人类文明世代相传的载体,是相互沟通理解的钥匙,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保护语言多样性对于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一直有着注重语言文化保护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语言资源丰富国家,中国自古以来就大体保持着“雅言”“通语”和各种民族语言及方言和谐共生的良好语言生态。他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全面促进语言文字应用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重视外语学习,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文字事业发展之路,语言文字事业与经济社会同发展、与时代共进步,为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保障人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保护语言多样性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前提条件,任何一种语言的消亡,都是人类不可弥补的损失。维护语言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不可再生的文化基因,这是一项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他提出四点倡议:一是加强语言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尊重各国语言文化特色和优势,互学互鉴、取长补短,促进各种文明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二是加强语言文化教育,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优化语言文化教育体系,通过让青少年学生掌握和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提升文化自觉、提高跨文化能力。三是加强方法手段创新,精心呵护多样语言资源。要以服务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为宗旨,遵循语言规律,基于语言实际,实施科学保护、全面保护和规范保护,努力实现有效保护和持续保护。四是加强资源合理利用,不断满足人民发展需要。要积极开发语言文化产品,开拓语言服务新领域和新途径,不断学会运用语言的力量去创造生命中的美好。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复活”已消失的语言,让人们感受人类历史发展的厚重韵味。
(来源:教育部网站)
【2018年上海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近日,2018年上海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召开。本市各高校分管教学校长、教务处长、教学质量评估办负责人等近130人参加了会议。市教委主任陆靖出席会议并作工作部署。会议由市教委副主任郭为禄主持。
陆靖在会上强调,今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体现了党和国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心,同时也对高等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对标党和国家对上海“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的定位要求,全市高等教育战线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同时“向内看、向外看”。一是对照世界先进水平,在全球视角下审视办学质量;二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供支撑帮助;三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高校分类管理、促进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
上海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一流大学,办一流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中国最好、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一流本科专业,按照“世界一流、中国特色、上海优势”的目标写好上海高等教育事业的奋进之笔,为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和“四大品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会上,市教委高教处传达了今年6月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上海高校计算机考委会组长高建华、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辛忠、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柯勤飞分别以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等为主题作了交流发言。
在下午的分组交流环节,各高校围绕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高校分类发展与分类管理、工程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海高等学校一流课程建设推进计划等主题展开热烈的交流讨论,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做法,为加快推进上海教育现代化、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积极建言献策。
(来源:上海市教委网站)
【教育部在上海召开“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双一流”加快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9月28日至29日,教育部在上海召开“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出席并致辞。
陈宝生:“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在学习宣传教育大会精神中走在前列,在贯彻落实上作出表率
陈宝生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对“双一流”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高等教育战线的排头兵,要在学习宣传中走在前列,在贯彻落实上作出表率。要深刻领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基本方向、特色发展争创一流的基本途径、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根本保证。要深刻认识到,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遇的大变局,我们正处于“四个伟大”的历史进程,大国博弈形势复杂,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爬坡过坎迈向世界领先的发展阶段,这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只争朝夕时不我待。
陈宝生:推进“双一流”建设要做好6件事
陈宝生强调,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开局良好。转入新的历史阶段,要按照可靠的、合格的、真实的、有特色、有竞争力、有产出、可持续的目标,坚持“特色一流、内涵发展、改革驱动、高校主体”,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在深化改革、服务需求、开放合作中加快建设。
陈宝生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对“双一流”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要坚持“特色一流、内涵发展、改革驱动、高校主体”,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在深化改革、服务需求、开放合作中加快“双一流”建设。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重视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创业育人。二是服务重大需求,在服务需求中实现创新发展。三是提升科研创新水平,产出引领性原创性成果。四是深化国际合作交流。五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六是坚持特色发展,核心是打造学科特色。
陈宝生要求,各地各建设高校要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工作落实,支持率先改革,形成建设合力。要坚决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积极探索建立引导和鼓励建设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的评价机制和办法,探索构建多元多层多维的中国特色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评价体系。
上海如何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应勇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在新时代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上海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高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去年,共有14所在沪高校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教育部的工作要求和部署,扎实推进上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培育“高峰”“高原”学科为基础,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加大教育投入为支撑,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建设之路。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主持会议。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上海市、陕西省作了交流发言。
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职业教育局负责同志,部分“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参加会议。会前,参会同志到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进行了现场观摩和交流研讨。
(来源:新浪网新闻中心)
【东华大学实施“一带一路”专项行动计划】 东华大学通过发挥主流学科优势,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一是倡导成立“一带一路”纺织教育科技时尚联盟。由东华大学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等发起,邀请国际国内高校建立“一带一路”纺织教育科技时尚联盟,联盟旨在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时尚、产教融合等方面的战略合作。二是建设中国纺织“一带一路”交流中心、时尚中心(上海总部)。中国纺织“一带一路”交流中心位于松江校区,主要接待来华留学生及短期培训项目。“一带一路”时尚中心(上海总部)位于延安路校区,主要用于进行时尚流行趋势发布、专题展览,以及容纳青年时尚设计联合工作室、时尚艺术联合研究中心等。三是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加强时尚人文交流、服务自贸区建设等四个板块展开。学校每年举办一期国际合作高级研修班,与联盟院校互派长短期留学生,开设高层次汉语培训项目培养本土汉语教师,出版英文授课系列教材;建立科技服务咨询服务站和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纺织行业国际合作发展研究中心、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等智库,举行研究成果年度新闻发布会。
(来源:东华大学网站)
【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出炉】26日晚,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正式发布。据悉,本次排名数据基于2016年自然年,是对“双一流”建设全面启动前学校发展状况的反映。THE世界大学排名从教学(学习环境:声望15%、师生比4.5%、博士与学士之比2.25%、博士学位与学术人员之比6%、机构收入6%,共占30%)、科学研究(声望18%、研究收入6%、科研生产力6%,共占30%)、学术影响力(研究影响力30%)、国际化程度(国际生与本国生之比2.5%、国际职员与国内职员之比2.5%、国际合作2.5%,共占7.5%)、产业收入(知识转移2.5%)五个维度13个性能指标对大学进行排名,对中国高校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这份报告是第15年对全球超过1250所高等教育机构进行了排名(去年仅为1100多所),涉及86个国家(去年为81个国家),使其成为有史以来最具竞争力的排名。
本次排行榜有几个突出亮点:一是中国大陆第一名记录刷新,清华大学在全球排名中首次超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取代新加坡国立大学成为亚洲排名第一的高校,这是自2011年以来中国高校按照现有评比方法首次获此排名;浙江大学名次上升76次,排名101;南方科技大学首次进入全球前350名,而该校2011年才刚刚成立;南开大学首次入围榜单,排名351-400;香港六所代表高校中有四所高校排名出现了上升,有五所高校连续第三年跻身200名。中国大陆高校入围数量排名第四,从去年的63所高校增至73所。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排名编辑总监Phil Baty表示,“中国成功的秘诀——提升其国际视野和加强其全球伙伴关系,持续加大对顶尖高校的投资,将重点放在吸引和留住全球顶尖人才上——正在提升其全球声誉和影响力,其他新兴国家已经开始纷纷效仿。这些国家在未来几年很可能会挑战英美国家一直以来在排名中的主导地位。”具体情况如下:
高校分类 | 高校名称(2019年排名/2018年排名) |
中国大陆 高校 (66所) | 1.清华大学(22/30)2.北京大学(31/=27)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3/132)4.浙江大学(101/=177)5.复旦大学(105/116)6.南京大学(=135/=169)7.上海交通大学(=190/=188)8.南方科技大学(301-350/NR)9.中山大学(301-350/351-400)10.华中科技大学(351-400/401-500)11.南开大学(351-400/NR)12.武汉大学(351-400/401-500)13.哈尔滨工业大学(401-500/501-600)14.同济大学(401-500/401-500)1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01-600/601-800)16.中国医药大学(501-600/501-600)17.湖南大学(501-600/601-800)18.南京信息工程大学(501-600/ NR)19.中国人民大学(501-600/501-600)20.山东大学(501-600/501-600)21.苏州大学(501-600/501-600)22.华南理工大学(501-600/501-600)23.东南大学(501-600/501-600)24.天津大学(501-600/501-600)25.厦门大学(501-600/401-500)26.西安交通大学(501-600/501-600)27.北京理工大学(601-800/601-800)28.中南大学(601-800/601-800)29.中国农业大学(601-800/601-800)3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01-800/601-800)31.大连理工大学(601-800/601-800)32.华东师范大学(601-800/501-600)33.华东理工大学(601-800/601-800)34.福州大学(601-800/601-800)35.华中农业大学(601-800/601-800)36.南京农业大学(601-800/601-800)37.南京医科大学(601-800/601-800)38.南京师范大学(601-800/601-800)39.南京工业大学(601-800/601-800)40.东北师范大学(601-800/601-800)41.西北工业大学(601-800/601-800)42.深圳大学(601-800/NR)43.四川大学(601-800/601-800)44.北京交通大学(801-1000/801-1000)45.首都医科大学(801-1000/601-800)4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01-1000/601-800)47.中国矿业大学(801-1000/801-1000)48.中国石油大学(北京)(801-1000/801-1000)49.中国药科大学(801-1000/NR)50.重庆大学(801-1000/801-1000)51.江苏大学(801-1000/801-1000)52.吉林大学(801-1000/NR)53.暨南大学(801-1000/801-1000)54.东北大学(801-1000/801-1000)55.西北大学(801-1000/801-1000)5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801-1000/801-1000)57.中国海洋大学(801-1000/801-1000)58.北京科技大学(801-1000/601-800)59.上海大学(801-1000/601-800)60.汕头大学(801-1000/601-800)61.南方医科大学(801-1000/NR)62.武汉理工大学(801-1000/801-1000)63.湘潭大学(801-1000/801-1000)6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801-1000/801-1000)65.扬州大学(801-1000/NR)66.广西大学(1001+/1001+)67.哈尔滨工程大学(1001+/NR)68.华侨大学(1001+/801-1000)69.华北电力大学(1001+/NR)70.上海海事大学(1001+/1001+)71.西南交通大学(1001+/1001+)72.南华大学(1001+/NR)73.燕山大学(1001+/NR) |
香港地区大学 (6所) | 1.香港大学(36/40)2.香港科技大学(46/44)3.香港中文大学(55/58)4.香港城市大学(=110/=119)5.香港理工大学(=173/=182)6.香港浸会大学(401-500/401-500) |
台湾地区大学 (31所) | 1.国立台湾大学(170/=198)2.国立台湾科技大学(401-500/401-500)3.国立清华大学(401-500/301-350)4.国立成功大学(501-600/501-600)5.国立交通大学(501-600/401-500)6.国立阳明大学(501-600/601-800)7.台北医学大学(501-600/601-800)8.长庚大学(601-800/601-800)9.国立中山大学(601-800/601-800)10.国立台湾师范大学(601-800/501-600)11.亚洲大学(801-1000/801-1000)12.中原大学(801-1000/801-1000)13.辅仁大学(801-1000/801-1000)14.高雄医学大学(801-1000/601-800)15.国立中央大学(801-1000/601-800)16.国立政治大学(801-1000/601-800)17.国立中兴大学(801-1000/NR)18.国立东华大学(801-1000/801-1000)19.国立台北大学(801-1000/801-1000)20.国立台北科技大学(801-1000/801-1000)21.国立台湾海洋大学(801-1000/801-1000)22.朝阳科技大学(1001+/1001+)23.逢甲大学(1001+/801-1000)24.义守大学(1001+/801-1000)25.铭传大学(1001+/1001+)26.国立彰化师范大学(1001+/NR)27.国立嘉义大学(1001+/1001+)28.国立中正大学(1001+/801-1000)29.国立高雄大学(1001+/1001+)30.淡江大学(1001+/1001+)31.元智大学(1001+/801-1000) |
上海高校共入选7所,其中1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有6所进入排名,上海海事大学是上海唯一未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却进入泰晤士排行榜的。复旦大学较去年提升11个位次、位列全球第105位,其中教学指标位列全球第48位,科学研究指标位列全球第78位。复旦大学自2016年以来,在THE中的排名保持了持续上升态势,已提升五十名以上,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稳步前进。相信上海高校在“双一流”政策驱动下,入选泰晤士排行榜的高校会越来越多。
(来源:根据《泰晤士高等教育》整理)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成立】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做好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精神,聚焦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开展对外交流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服务上海卓越全球城市、“五个中心”和“四大品牌”建设战略与实际需求,9月28日,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成立。
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许涛、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宗明等出席揭牌成立仪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李永智副主任宣读研究院设立通知。仪式由上外校长李岩松主持。
该研究院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在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支持下,发挥上外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的综合优势,依靠国内外伙伴高校、研究院所的特色优势而组建。旨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精神,聚焦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开展对外交流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服务上海卓越全球城市、“五个中心”和“四大品牌”建设战略与实际需求,已于2017年被列入《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行动方案》专项行动。
翁铁慧副市长在致辞中表示,研究院的成立对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互信、经济融合和民心相通,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和“四大品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未来研究院发挥特色特长,着力打造差异化优势;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推动可持续发展;推进实体化运作,着力实现内涵式发展。
许涛司长肯定了上外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已经取得的丰硕成果,期待研究院能整合资源,打造学术重镇,发挥“建言者”作用;面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发挥“高架桥”作用;立德树人,培养高端人才,发挥“育才池”作用;扎根田野,注重实地研究,发挥“践行者”作用。
上外党委书记姜锋介绍了研究院建设情况并强调,为治国理政服务是高校的核心使命,协同共进是高校发挥整体实力的有效路径,将开展区域国别研究的各个“岛屿”协作成为“群岛”提供支撑是研究院的基本服务宗旨。
上外校长李岩松指出,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是一个学术的共同体。但它不仅仅是上海的兄弟学校和科研机构,也是包括全国的,甚至是世界的,真正地做学术,做有深度、有思想的研究基地。
据悉,研究院自筹建以来,充分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情、社情和民情研究,积极打造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专题数据库,开展海外田野调查,开展区域国别研究专项课题,撰写《世界智库观点摘编》等研究报告,众多咨询报告被各级政府采纳,积极接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智库专家和代表团,组建“海外田野调查队”,多名专家先后在中东、非洲、南亚、中亚等开展田野调查,与权威出版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打造学术文库成果,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上海城市发展战略建言献策。
未来,该研究院将以“立足本土,放眼全球”(Global at Home)为建设理念,以推进学术管理机制、学术生产机制和学术支撑机制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教材体系、课程体系、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建设,积极构筑集“资政、咨商、启民、育人”功能于一体的国内、国际学术共同体。
为响应中央“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以及上海市“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的倡议,研究院还将设立特色研究生专业硕士班,开设“全球文明史研究”、“文明互鉴与融通”、“欧洲一体化研究”、“区域国别研究方法” 等方向,加强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研究生的跨校培养。
近年来,上外以“建设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为办学愿景,稳步推进战略语种人才培养、储备和应用体系建设,致力于培育“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战略语种人才,已经或即将开设的课程项目如“欧亚文明研究特色研究生班”“拉美研究特色研究生项目”“世界语言政策特色研究生项目”,卓越学院“多语种高级翻译人才实验班”、“多语种国别区域人才实验班”、“多语种国际组织人才实验班”、“多语种外交外事人才实验班”等。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教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钱乘旦教授,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洁勉教授出席活动并致辞。来自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必赢626net入口首页、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政法学院等16家院校的负责人、52家教育部国别区域研究中心和备案中心的负责人、30家上海高校智库负责人一同出席揭牌仪式。
(来源:上海教育微信公众号)
【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拟授奖名单公示】9月27日,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拟授奖名单。本次共遴选出拟授奖成果452项,其中拟授特等奖成果2项,拟授一等奖成果50项,拟授二等奖成果400项。
华中师范大学和四川大学分别获得1项拟授特等奖成果。从拟授奖情况来看,南京大学一等奖成果最多,共有5项。浙江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以总数11项,并列项目数最多高校。
以下为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拟授奖项目第一完成单位情况统计表:
以下为拟授特等奖项目和拟授一等奖项目具体名单:
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拟授奖成果名单 | |||
特等奖(2项)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完成人 | 完成单位 |
1 |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一流本科教育川大实践 | 谢和平,步宏,张红伟,李中锋,冉桂琼,周琳,杨军,冉蓉,胡娜,夏建钢 | 四川大学 |
2 | 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探索实践 | 杨宗凯,彭南生,刘建清,李鸿飞,吴砥,杨浩,曹阳,胡慧洁,郑伦楚 | 华中师范大学 |
一等奖(50项)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完成人 | 完成单位 |
1 | 入耳入脑入心 同向同行同频:以思政课为核心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 许宁生,焦扬,陈锡喜,沙军,赵宪忠,褚君浩,姜智彬,刘淑慧,顾铮先,曹文泽,李梁,张黎声,李江,李国娟,吴强,桂永浩,顾钰民,宗爱东 |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政法学院 |
2 | 砥砺求索35年——情感教学理论的创立与实践 | 卢家楣,刘伟,贺雯,王俊山,陈宁 | 上海师范大学 |
3 | 国家试点学院APLIC教育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朱旭东,石中英,李家永,王晨,黄欣 | 北京师范大学 |
4 | 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高晓虹,王晓红,涂凌波,曾祥敏,赵希婧,冷爽 | 中国传媒大学 |
5 | 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的语言学培养模式 | 陈保亚,汪锋,董秀芳,叶文曦,李娟 | 北京大学 |
6 | 高素质外语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 王守仁,杨金才,刘云虹,何宁,张俊翔,陈民,王奕红,崔昌竻 | 南京大学 |
7 | 面向国家战略的数字化与国际化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 何人可,季铁,谭浩,袁翔,肖狄虎 | 湖南大学 |
8 | 中国根、复旦魂——打造重实效的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体系 | 吴晓明,秦绍德,蔡达峰,焦扬,孙向晨,王德峰,彭裕文,汪源源,周鲁卫,童兵,徐雷,徐瑾,李钧,徐珂,刘丽华 | 复旦大学 |
9 | 基于专业链状工作坊的工艺美术创新创意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周武,刘正,胡惠君,戴雨享,汪正虹,李文,韩熙,彭倩 | 中国美术学院 |
10 | “悦读经典计划”——重塑大学阅读文化的育人路径新实践 | 周宪,徐兴无,陈谦平,张辰宇,蔡颖蔚,郑昱,洪修平,于天禾,周晓虹,王守仁 | 南京大学 |
1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集群建设 | 洪银兴,葛扬,安同良,沈坤荣,范从来 | 南京大学 |
12 | 一体多维 二元融合 新型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王轶,杨东,高圣平,王旭,时延安,杜焕芳,石佳友,姚欢庆,徐阳光 | 中国人民大学 |
13 | “四型人才”导向的“四跨”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 | 黄进,于志刚,卢春龙,田士永,孙园植,吴宏耀,刘坤轮 | 中国政法大学 |
14 | 智能化环境下战略型会计人才培养创新 | 陈信元,李增泉,朱红军,朱凯,饶艳超 | 上海财经大学 |
15 | 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并重的 MPAcc人才培养模式 | 支晓强,王化成,周华,戴德明,徐经长,赵西卜,宋建波,孙茂竹,耿建新 | 中国人民大学 |
16 | 迈向新工科的工程教育改革与实践 | 钟登华,王树新,王静康,余建星,张凤宝,白海力,巩金龙,王世斌,杨秋波,曾周末,Jay Siegel,袁婷,刘坤,郭帅,车熙 | 天津大学 |
17 | 化学专业大学生科创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 贾叙东,朱成建,陈露洪,侯文华,郭子建,李育佳,张剑荣,葛欣 | 南京大学 |
18 | 依托优势学科 构建与实践工程力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 | 高存法,邓宗白,唐静静,沈星,史治宇,陈建平,张丽,严刚,金栋平,刘先斌,史志伟,蒋彦龙,顾蕴松,孔垂谦,王中叶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9 | 改革工科数学教育模式,全过程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 黄廷祝,徐全智,覃思义,程光辉,杨鹏,张勇,李明奇,蒲和平,何国良,李良 | 电子科技大学 |
20 | 大类招生、平台培养、特色发展—— 大电类人才培养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李少远,张峰,高怡祯,张焰,杨明,邹卫文,黄林鹏,周越,王祉月 | 上海交通大学 |
21 | 规范引导、协同育人、均衡发展的中国化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 王静康,冯亚青,张凤宝,于建国,李伯耿,陈建峰,山红红,梁斌,潘艳秋,王玉军,陈砺,管国锋,庄志军,张玉苍,张金利,郝长江,夏淑倩,赵双良 | 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四川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吉林化工学院,海南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化工教育协会 |
22 | 研究型大学机械专业拔尖创新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 丁汉,何岭松,尹周平,吴波,吴昌林,陶波,丁雨葵,凌玲,徐江,张俐 | 华中科技大学 |
23 | 时空融合、知行耦合、师生多维互动的机械大类课程教学新范式 | 陆国栋,费少梅,顾大强,王进,刘衍聪,孙毅,蒋丹,陶冶,王枫红,刘振宇 | 浙江大学,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
24 | 学做融创 通合一体——建筑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改革与实践 | 王建国,韩冬青,鲍莉,孙世界,陈薇,朱雷,张彤,李向锋,夏兵,张嵩,傅秀章 | 东南大学 |
25 | 一流学科支撑,一流教师领航,一流航宇材料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 李贺军,张军,王永欣,李文亚,李克智,耿林,杨延清,李付国,王锦程,董文强,李金山,苏彦庆,陈忠伟,闫久春 | 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
26 | 面向国家急需,构建“三位一体” 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郝跃,张进成,郑雪峰,庄奕琪,张玉明,冯晓丽,侯晓慧,赵树凯,程珺,蔡觉平,张士红,柴常春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27 | 产业需求牵引的计算机类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践 | 罗军舟,李伟,耿新,杨全胜,汪芸,舒华忠,程光,徐立臻,姜龙玉,李雯,吕倩 | 东南大学 |
28 | 服务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研究和推广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 桂小林,傅育熙,王东,黄传河,温莉芳,秦磊华,朱敏,李士宁,胡成全,吴功宜 | 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
29 | 优化知识体系,打造优质资源,创建《数字移动通信》精品课程 | 王金龙,蔡跃明,陈瑾,龚玉萍,宋绯,崔丽,杨文东 | 陆军工程大学 |
30 | 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修订及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制度的实施与完善 | 程伯基,柯杨,王维民,谢阿娜,蔡景一,鲁映青,杨棉华,汪青,杨立斌,厉岩,曲波 | 北京大学 |
31 | 基于“三本位”理念,协同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 陈晓阳,姜峰,张永亮,郭燕锋,刘向东,邓诣群,李吉跃,苏雄武 | 华南农业大学 |
32 | 夯实医教协同,综合性大学“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陈国强,郭晓奎,胡翊群,钮晓音,邵莉,唐华,梅文瀚,洪梅,胡伟国,郑青,郁松,陈洪,周栋,苏懿,缪青 | 上海交通大学 |
33 | 服务健康中国的高等药学教育药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姚文兵,樊陈琳,徐晓媛,于锋,葛卫红,孙小丽,席晓宇,何聿娴 | 中国药科大学 |
34 | 全方位多途径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培育卓越医学人才 | 李立明,王云峰,张勤,管远志,马春雨,潘慧,马超,高小惠,杨萍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35 | “传承与发展并重,特色与引领并举”—我国推拿学教育体系的创立与改革实践 | 房敏,严隽陶,曹仁发,沈国权,龚利,赵毅,孙武权,张琴明,李征宇,张昊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36 | 推进基础课与实践教学协同创新 致力知识向能力有效转化 | 孙康宁,梁延德,傅水根,于化东,张景德,罗阳,林建平,朱华炳,童幸生,刘会霞,韩建海,邢忠文,付铁,朱瑞富,张远明,李爱民,毕见强,杨莲红,韦相贵,黄根哲 | 山东大学,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江汉大学,江苏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昌吉学院,钦州学院 |
37 | 基于“问题链教学”创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 | 冯秀军,陈文娟,谢玉进,黄刚,郭红梅,韩美兰,王雪梅,柳建营,李志军,韩小谦 | 中央财经大学 |
38 | 课程与时俱进,重大项目引领,着力品行养成,构建创新型研究生一流培养平台 | 陶文铨,何雅玲,王秋旺,何茂刚,李增耀,唐桂华,赵小明,刘志刚 | 西安交通大学 |
39 | 创建战训一体技战融合特色的作战运筹与任务规划新兴专业的研究与实践 | 吴军,杨任农,田军,王瑛,张宝华,丁键,张涛 | 空军工程大学 |
40 | 激发学术志趣 培养领跑人才:“学堂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袁驷,丘成桐,朱邦芬,张希,施一公,姚期智,郑泉水,张文雪,苏芃 | 清华大学 |
41 | 探索理论,更新理念,厘革路径,贯穿PACE要素的三元课堂模式创新与实践 | 李贵安,衣新发,宋永成,何聚厚,龙宝新,郑海荣,乜勇,李铁绳,王文博,李正德,耿晓丹 | 陕西师范大学 |
42 | 以标准引领全球中医药教育——中医药教育标准的创建与实践 | 张伯礼,匡海学,郭宏伟,胡鸿毅,王键,王省良,吴勉华,余曙光,闫永红,刘红宁,范永升,石岩,李灿东,王平,高树中,宋柏林,牛阳,吕志平,安冬青,王占波,吴范武,卞华 | 天津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河北中医学院,华北理工大学,南阳理工学院 |
43 | “三位一体、三创融合、开放共享”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平台的创建 | 杨斌,史宗恺,孙宏斌,邴浩,李双寿,付志勇,余潇潇,顾学雍,杨建新,邓焱 | 清华大学 |
44 | 研究型大学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20年实践 | 严建华,吴晓波,尹金荣,魏江,邬小撑,邱利民,林伟连,陈凯旋,金一平,徐小洲,高峰,郭斌,寿涌毅,刘向东,郭继强,江全元,周文文,邵明国,张林,朱佐想,吴维东,任聪静,王璐莎 | 浙江大学 |
45 | 综合性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陈骏,邵进,高新房,王栋,李灿,董婷,李成,葛俊杰,胡凯,孙建军,杜骏飞,王维嘉 | 南京大学 |
46 | 新建—新兴—新型:突破同质同构 推进八个转变 建设应用型大学的探索实践 | 蔡敬民,储常连,余国江,刘建中,陈秀,王晓峰,吴克,刘红,谢海涛,詹向红,许徐,夏琍,吕刚,檀明,俞志敏,董强,王庆龙,贾峰,缪群道,朱涛,葛春梅,汪文忠,陈江华,杨学春,胡晓军,华建兵,牛欣,江芳,侯继红,宋玉军,孙建安,伍德勤,胡艳萍 | 合肥学院 |
47 | 多元协同培养机电融合卓越创新人才 | 纪志成,张秋菊,唐英年,卢立新,化春键,武美萍,王利强,蒋毅,王生洪,王艳,李可,陈海卫,吴静静,金同康,陈国庆 | 江南大学,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 |
48 | 面向国防重大需求 “五维一体”的国防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王海燕,张卫红,李勇,李春科,晁小荣,郭喜平,李玉龙,林欢欢,李圣,谢发勤,侯俊 | 西北工业大学 |
49 | 融合产业学科优势,基于“一课三化”举措,推进光电专业创新人才的群体培养 | 张新亮,杨晓非,江建军,刘劲松,刘继文,柯昌剑,李元杰,聂明局,曹丹华,王英,邓前松,鲁平,吴裕斌,崔晟,杨振宇,李玲 | 华中科技大学 |
50 | 跨区域跨校在线开放课程“1+M+N” 协同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 徐晓飞,战德臣,陈越,蒋建伟,嵩天,王杨,冯祖洪,张龙,傅育熙,何钦铭,赵柱,韩飞,杨波,翁恺,苏小红,初佃辉,张策,李晗静,吴明晖,崔立真,梁永全,张广渊,王成端,董吉文,鲁芹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西南石油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河西学院,临沂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交通学院,潍坊学院,济南大学,齐鲁工业大学 |
(来源:软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