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道德底线不断被突破的年代,也是一个善意公民觉醒的年代。众多明星、商人、学者、普通大众自发联结起来,掀起民间善意浪潮。善意公民不是完美的道德楷模,而是那些愿意表达更好的真实自我的普通人。他们是那些将内心善意的种子不断向世界播洒的人,是那些碰触我们的生命、使我们变得更好的人。让我们也努力成为这样的人——善意公民。
关于善意,我们有太多疑问。
我们身处的社会是善意的吗?很难说。2008年汶川地震时,我们都跟着揪心地流过泪、全民参与救援支援的热情如火如荼;今年日本地震的场景也震撼着我们的心,伴随核恐慌传递着爱心……不过,“博爱时刻”过后,人们付出善意的热情也很快冷却了。
我们的善从何而来?“因为我们有与生俱来的体会别人感受的能力。人比动物强大之处不在于体力,而是因为人与人之间能互相理解和彼此支持,能形成团队。这种恻隐之心、同理心、共情能力是人性的本源。”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总督导徐凯文告诉我们。
把别人当作自己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人性中也有恶的部分。
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利欲熏心者不择手段。“明知危害社会、他人,还是往牛奶中加三聚氰胺,为什么?为获得即时满足。”徐凯文说,“即时满足也是人的一个特性,但心理和人格成熟的人会克服它。也正因如此,人需要道德、法律的监管和制衡。”
“我们知道权力地位是多么容易诱惑一个人,不管其下属意愿如何,而只照自己的意愿办事。而且,客观上权力越大、号令越易,越不容易克制自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在《良心论》中这样说。要控制这种冲动,一定需要文明、理性的参与。
另外,人们处于生存的极端状态时,容易丧失为他人考虑并以善意去看待他人的能力。当我们感觉痛苦时,往往很难向他人敞开心扉、表达善意,有时会不自觉地将痛苦宣泄给身边的人;情绪紧张时,往往无法对别人有足够的关心;缺乏自信和害怕他人时,我们也会产生自我保护意识,变得自我中心、软弱……当我们忽略了他人的存在,同理心、恻隐之心被屏蔽的时候,就可能作出伤害他人的事情。所以,我们必须警惕自己心中的那点恶。何怀宏认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非常重要。这意味着我们要把别人也当自己,在心里放着他人的权利,同意他人应享有和自己同等的自由。
音乐剧演员魏雪漫对善意的理解与此类似:“我希望自己尽量给别人好的影响,至少不做坏影响的事。我可能无法确定好的影响,但比较能确定坏的影响,因为人有感受。如果我说什么话让他人难受,那么我至少要负一半责任,我会去找原因。”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忘记了自己生活在人群中,忽视了自己给他人带来的影响。
“我要对此负责任”
“大学生问我:你们都希望大学生选择公益,但是我们也有自己发展的梦想,做公益能够给我个人带来什么?这是很多大学生的困惑。”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徐永光在一个论坛中说。大学生的问话只是社会冷漠心态的冰山一角。
很多公共事务根本不在人们的视野范围内。很多小区业主委员会久久成立不起来;今年8月,上海杨浦区卫生局召开医疗机构设置听证会,只有一个人参与。仿佛人人都是公共生活的旁观者,都觉得出了问题自然有别人去处理,与自己无关。然而今天,地球是个村,我们的个人利益与所有人的利益紧密相联。
星星雨机构创始人田惠平说:“这个世界不健康,我们自己不健康;这个世界不公平,我们自己就不可能被公平对待;这个世界不干净,我们自己又何来清洁?这就是一种公民意识,带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我要对此负责任’是善意公民、志愿者最重要的行动力量。”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师祖霞认为:“胡乱行动、害怕承担责任而没有行动,都是因为没有‘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没有‘生活在人群中’的意识。”
徐凯文看到:“很多社会问题的形成,我们其实也是参与者。比如,医生收红包、老师不认真上课、记者不实事求是,演员认同潜规则……”就像《朗读者》女主角以为自己只是在执行公务,却没有意识到每个人都是共谋。徐凯文说:“不能仅仅诅咒黑暗,更加应该点亮光明。最重要的是,每个人要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每个人把自己的事做好,做负责的公民,善意地对待和帮助别人,这个社会就会不同。”
付出,你会得到更多
“做公益能够给我个人带来什么?”这也是这个强调自我的时代很有代表性的声音。那么,如果事事都考虑到自己的利益,是否就会更幸福、快乐?心理学家的答案是否定的。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林格曼认为,抑郁症来自对自己的过度关心和对团队的不够关心。心理咨询师宫学萍也告诉我们,现在来做咨询的人,10位中有8位是自恋人格障碍。“过度自恋的人以为自己就是全世界,自己的痛苦也成了全世界的痛苦,容易感到孤独、绝望。”积极心理学家汪冰说,“所以我们要以健康的名义,反对不健康的自恋。”
而付出善意会产生“助人者快感”,这种快感可以压倒负面情绪。魏雪漫就体会到这种快乐:“感觉‘你做得对’,就像是一股清新的风吹过你的脸,那风带着泥土和草的味道。”Cnature副秘书长杜涓形容这种感受是“持续的、有重量的幸福感”。
中华女子学院社工系教授杨静也在多年社会工作中获得很多:“付出善意其实更是得到——使人性得到丰富、滋养的过程。”
付出会让你更快乐、更健康长寿;付出产生的巨大能量会以你未曾注意的形式回报给你——史蒂芬·波斯特在《好人会有好报吗?》中告诉我们,这是有科学研究证明的。“善意的行为,最大受益者是自己。所以,我们不用争论人性善恶,只要相信善是更好的选择。”汪冰说,“去帮助别人吧,哪怕是为了自己。”
给,是因为你有
还是会有人犹豫,担心善意有被利用的风险。
“一位老人摔倒了,一个民族犹豫了。”5年前救人反被诬告撞人的“彭宇案”今年不断出现翻版。卫生部甚至发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告诉大家,如果老人跌倒,只有个别情形适于将老人扶起。我们能够相信善吗?
汪冰非常喜欢一句话:“善意不是看见了才相信,而是相信了才看见。”他讲了个故事:“前段时间我遇到一个出租车司机,他说起再难相处的人他都能相处得很好。怎么做到的?他说:‘很简单,我只是一直单纯地抱着好好相处的心态和他交往。你只要相信人是人养的,就有善的部分,就看你与他的互动中能不能唤起他善的一面。’我觉得他真的非常了不起!”信任需要勇气,需要我们忘记自身的恐惧,才能与他人进行心灵的交流。只有内心非常富足、强大的人,才能毫不犹豫地、坚定地付出善意。
很多积极、善意的行为背后,是相信善。徐凯文讲了他太太做的两件小事。“下着大雨,她在地铁口看到一个年轻妈妈带着孩子在避雨,没带雨具,她刚好带着雨伞和雨披,就把伞借给这个妈妈,并约定第二天到地铁口还伞。第二天,年轻妈妈守时地把雨伞带来了。还有件事,中秋节前她把月饼券放到网上转让,有人想买但是离得很远,她就说‘我快递给你,你再把钱打到我账上’。那人也把钱打过来了。”徐凯文说:“如果只看负面的东西,就会感到绝望,而看不到大多数人是可信赖的,希望可能就在眼前。”
怀大爱,做小事
如果把注意力放到那些付出者身上,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其实处处都有善意公民。仍有很多记者在默默坚守新闻理想,微博的兴起又让很多普通公民加入到探寻真相的队伍中;热情投身公益的年轻人很多,杜涓说,其实年轻人不自私,他们只是需要引导;红十字会、宋庆龄基金会等大型慈善机构连遭质疑、捐款额锐减,但是同时也有无数新型的、充满活力的民间公益团体悄然兴起。救助病儿、致力环保、支持乡村教育……大家因为共同理想和价值观而走到一起,互相认同,互相支持着向前走。在这些团体中,能深切感受到一种“我们在一起”的快乐和凝聚力。
当我问祖霞,关于“善意公民”会想到谁,她说想到了她的妈妈。“她在最困难时也从未想过给别人添麻烦,她对每个人都心存善意,默默地做着认为对得起良心的事,也同样对未来充满期待。”
善意公民不是为了“我们”牺牲“我”的伟人,而是那些由心而发、量力而为、为所当为的普通人。就像特蕾莎修女说的:我们不能做伟大的事,我们只能用伟大的爱做小事。
比如以亲切尊重的态度对待陌生人;买下小贩炉中最后几个红薯让他早点回家;在豆瓣上分享自己的看法;在百度知道中解答疑问……还有,对那些给予我们善意的人回馈以真心的感谢,也是一种善,还会使善不断延续。
付出善意,让我们感觉快乐;快乐又让我们更愿意友善。这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