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党党史学习活动史学习教育。为响应党中央要求,国际商务外语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并于3月19日进行了“访故地、诵经典”纪念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活动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第十六支部结对开展,形式多样,反响热烈。
活动地点选在了周公馆以及孙中山故居。上海周公馆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1946年至1947年国共谈判期间,周恩来在这里工作、生活,并曾在此接待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与国民党政府代表邵力子、吴铁城及第三方面代表沈钧儒、黄炎培等交换意见,还举行过中外记者招待会。
在这里支部同志们一起学习了周公馆的名字的由来,以及我党曾经的那段历史。1946年5月,根据“双十”协定,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前往南京,与国民党进行谈判。6月,代表团决定在沪设立办事处,为此租下该幢房屋,但国民党当局不允许挂“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的牌子。6月18日,从南京来沪的董必武果断决定:“不让设办事处,就称‘周公馆’。”至今,门口挂的中英文门牌写着“周公馆,Residence of General——ChouEnlai”。
参观结束后,本支部秦开伦同志分享了关于周恩来与延安人民的红色故事,他讲到,“今年是2021年,是我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诞辰123周年。”“如今回眸周恩来工作生活中的点滴片段,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让人感动、敬仰和震撼,激荡起奋进新时代的内心澎湃。”
随后本支部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第十六支部共同参观了孙中山先生的故居。1918年6月,孙中山辞去海陆军大元帅职务后从广州回到上海,入住莫利爱路寓所(今香山路7号孙中山故居)。虽然遭受了多次挫折但孙中山毫不气馁,他在这里总结革命经验,继续探索革命新路。孙中山在这里先后完成了《孙文学说》、《实业计划》等重要著作;在这里孙中山会见了中国共产党人李大钊、林伯渠以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越飞等,商谈国共合作,为“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确立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本支部党员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第十六支部成员共同参观纪念馆学习红色历史。参观结束后,双方支部进行了“传承红色经典”书籍互赠活动,双方支部各挑选了一些与党史相关的书籍,友好互赠,并交流了读书心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访“红色圣地”,在不同场合谈感悟、讲故事。在本次参观结束后,本支部同志纷纷主动交流起了心得体会,分享了红色故事,并结合专业知识,进行了英文版本的故事分享。
朱娴同志用英文的形式,分享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的生平事迹;苏凤琳同志分享了刘胡兰烈士英勇就义的历史故事;吴杰同志则分享了中共一大的故事;傅艺婷同志用英文分享了朱德元帅的事迹;刘欣同志也用英文讲述了谢晋元壮士的故事。
站在红色圣地,讲述红色故事。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让我们鼓起斗志、明确方向;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让我们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我们的智慧、砥砺我们的品格。
分享结束后,本支部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第十六支部成员共同学习、诵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双语学习材料。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此次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第十六支部的“结对共建”活动通过走访红色景点,讲述红色故事,互赠红色书籍等形式,让党员们更加了解了周恩来和孙中山的历史事迹,同时意识到了党史学习的重要性。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本次“访故地、诵经典”纪念建党100周年结对共建活动,使党员们增强了党性,洗涤了心灵,提振了精神,全体党员表示必将弘扬先烈精神,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