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简介
焦振华,我院教授,中国运筹学会博弈论分会理事,博士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主要从事微观经济理论、市场设计、数理经济学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曾获得中国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奖、上海市育才奖。主持完成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面上一等资助项目、特别资助项目各一项。研究论文发表在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 Social Choice and Welfare, Economics Letters,Mathematical Social Sciences,Operations Research Letters, Fuzzy Sets and Systems及《数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
我院焦振华教授2021年在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 Social Choice and Welfare等国际学术期刊围绕资源配置中的机制设计等问题发表4篇科研论文。
01
论文“School choice with priority-based affirmative action: A responsive solution”在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以该刊2021年首期首篇论文(leading article)正式发表。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是数理经济学国际一流期刊,该刊创立于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Alvin E. Roth,Lloyd S. Shapley,Paul R. Milgrom等人的诸多重要研究成果曾在该刊发表。焦振华教授的合作论文研究了择校匹配问题中的机制设计问题。对于择校匹配问题,当考虑对少数民族学生采取照顾性的平权政策时,现有的匹配机制均难以保证实现理想的政策效果。基于这一现状,焦振华教授及合作者设计了基于经典的延迟接受算法的迭代调整匹配机制,并论证了新设计的匹配机制下能够确保平权政策较好地实现政策目标。
02
论文“When is the deferred acceptance mechanism responsive to priority-based affirmative action?”于2021年8月份在经济学国际一流期刊Social Choice and Welfare上在线发表。对于择校匹配问题,该论文考察了对弱势群体照顾的平权政策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更好地实现政策目的。对于择校匹配问题,学生在各个学校的优先权排序是外生确定的公开信息,焦振华教授及合作者证明了不同学校对学生的优先权排序如果是异质的,而且满足某种无环性结构的条件时,延迟接受匹配机制下平权政策会更有效地实现照顾弱势群体的目标。
03
论文“On the equivalence of the Boston and top trading cycles school choice mechanisms”发表在Operations Research Letters 2021年第3期。该论文探讨了两个重要的匹配机制波士顿机制与顶端交换循环机制之间的关系。对于匹配问题,波士顿机制和顶端交换循环机制都满足分配的帕累托有效性,但在激励相容性方面存在差异。本文研究了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这两个机制满足结果等价性质。具体而言,论文证明了当优先权结构满足一定的无环性结构时,波士顿机制跟顶端交换循环机制是结果等价的。
04
论文“Resource allocation on the basis of priorities under multi-unit demand”于2021年5月份在经济学国际期刊Economics Letters正式发表。论文讨论了参与人为多单位需求情况下的资源分配问题。当资源分配的优先权结构作为外生条件满足一定的无环性质时,论文证明了延迟接受算法满足分配的帕累托有效性和一致性。在同样的优先权结构条件下,论文还得到延迟接受算法满足单调性质,即参与人分配资源的优先权提高时其分配结果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