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18届毕业学长为你“云分享”大学规划与求职建议

pubdate:2020-10-03views:434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将创历史新高,达到874万。受疫情影响,毕业生求职面临不少困难和不便,一些尚未落实工作的毕业生更是焦虑重重。那么让我们来听一听18届毕业学长为我们“云分享”大学规划与求职建议吧~


各位SUIBE金院的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我是2014级金融中加专业的傅家祥,很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你们“云”聊天。我先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吧。2018年我从SUIBE毕业之后,前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了金融学理学硕士,目前已经毕业回国,但尚未正式入职,手上目前主要有两个offer,一个是普华永道的X-Venturer,还有一个是中信证券投资银行委员会,我打算去的是后者。


今天我的主题主要是分享一些我这些年来从升学到求职的亲身体会,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不过,我需要首先声明的是,我的这些经验之谈的有效性很可能仅限于资本及金融相关的服务行业(如会计事务所、投行、研究部、咨询、银行、基金等),同时,我也并没有说上述行业是更值得推荐的行业,只是受限于我自身经历,只能分享介绍这些所谓的金融相关行业。事实上,我有很多同学选择了各行各业,譬如教师、公务员、快消,他们中很多人现在其实都是我羡慕的对象。这也是我今天想分享的第一个观点:尽快想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解决,久而久之甚至会让人主动逃避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我显然不应该在这里展开,我就送给大家一个思考角度。在给客户做资产配置的过程中,我们既考虑能力,又考虑意愿,而且很多时候以能力为主。所以,如果实在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多时,不妨仔细审视一下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可能答案会简单很多。如果真的决定了想要完成一个很有挑战性的目标,那就去做吧,不过一定要有一个完整的计划和强大的执行力。我一直觉得,现在不会的事不代表以后不会,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你真的想做这件事,且能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实现这件事。

接下来的就纯粹是我的经验分享和个人观点,就当是给现在面临抉择的学弟学妹一些建议吧。


这里我先说说考研,这也是我今天想要分享的第二个观点:选择考研需要非常谨慎。

考研的不确定性较大,如果决定考研要选准自己能力所及的恰当目标。我是大三第二学期开始准备出国的,花了三个月时间把托福提升至100+,又花了两个月时间把GMAT升到700,这五个月平均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不超过四小时,中间甚至还抽空去曼彻斯特游学了一个月,仍然很顺利地在大四开学的时候拿到了JHUoffer,当然这是在有一定的英语水平积累和绩点、简历等达到要求的基础上做到的。但如果是考研,那各科目所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就绝对不可同日而语了。从最后的学历结果来说,各行业对国内、国外名校硕士的认可度,我个人没有感受到明显区别。大部分一线企业在筛选硕士生简历的时候,还是综合本科与硕士学历一起考虑,硕士学历并不能完全弥补本科学历的不足。但对于出国留学而言,其代价是高昂的费用和其他问题,譬如无法适应国外读书的压力和心理上的孤独。

此外,SUIBER本科毕业直接就业,四大是综合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四大有着很好的培训机制,同时招人门槛还不算高,是起点较好的工作。而相关行业内那些在培训及待遇两方面明显好于四大的企业,无一不有着高得多的录用门槛。列举如下:

投行和公募基金的要求基本是顶尖985本硕或者海外综排前三十,公募可能会更侧重学历,投行会酌情考虑CPA和保荐人的通过情况;研究部很多喜欢混合背景,这是出于对行业基本面足够了解的需要,但本科基本不可能放宽到211以下,硕士也是基本得985或同等水平海外高校;银行和私募都属于部门或者个体之间差异较大,不能一概而论,但有个共性就是门槛较低的我们本科毕业就能去,门槛较高的我们硕士毕业也去不了。

这就是我们这个行业对口的硕士毕业之后的尴尬发现: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四大。当然这只是单单针对硕士毕业校招时的情况,硕士学位带来的收益和发展并不是短期体现的,而是在长期表现出来的。

因此我的相关建议是:

一、对于打算本科毕业直接工作的学弟学妹,我个人建议你们能尽力争取去四大,说实话这是相对少数对我们认可、发展前景不错、整体水平较好的企业。

二、对于打算攻读硕士之后再工作的学弟学妹,我希望你们在硕士毕业的校招时也要保持对四大的重视,尤其是审计业务线。千万不要觉得本科就能去的地方现在再去很吃亏,即使和本科生又回到同一起跑线,你们和他们的出路也是不一样的。这就好像我在JHU的时候也有一些清北本科的同学,他们和我一起入学一起毕业,可是回来之后的发展路线也是不一样的。永远记住:Your path will make sense in the end.

三、对于打算攻读硕士之后很想找到一个非常优秀的岗位的学弟学妹,你们更要清醒地意识到,对你们来说,升学到名校只是长征路上的第一步,你们需要尽量多的相关实习,尽量多的证书,这会是一条充满艰辛的漫漫长路,甚至需要很多机缘巧合,才能最终打破人心中的成见。

这里我给你们举个例子来给你们一些启发,也同时激励一下你们:我的一位学姐拿到了某一线快消品牌的管培offer,整个上海只招两个,她从1.8万份简历中脱颖而出,成为那万分之一。而同时我一好兄弟(他是我在JHU的同学,本科厦大)落选了,他说:“实习成分占到很大的因素,你们在上海的实习资源实在是太好了,我当时在厦门根本没多少知名企业,机会太少。”我是想通过这个例子告诉你们,SUIBE虽然吃亏在不是211,但是它提供的是超一线城市的热门专业,你们在报考这里的时候就为此付出了溢价,也千万记得要好好把握这溢价换来的潜在回报。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我们相关行业在学历、专业技能或性格上的侧重吧。

投行:性格要求很高,需要主动积极性,毕业院校要求高,证书要求较高(第一梯队的证书是CPA+保荐人,第二梯队的证书是CFA二级/三级+司法考试+ACCA)。投行喜欢聪明的、具有快速学习能力、抗压能力、极强的沟通能力的人,业内喜欢用“靠谱”或者“不靠谱”来形容人。工作压力基本强于四大,我之前实习的时候平均一天睡四小时,有两次通宵连干40小时,一周平均工作100小时以上,一个月吃掉半瓶辅酶Q10,这样的强度在申报前挺常见的。投行很在意相关实习,而普通实习的机会也是非常少见,这需要很多努力甚至运气。这里特别提示一下,我前述的情况主要适用于头部或者排名中上的投行,中小投行券商则完全看项目,手上没项目一直赋闲在家也不是没可能。

研究部:性格要求较高,毕业院校要求较高,证书要求一般。工作强度大,前两年估计得和投行持平。实习机会比投行多,不过实习的时候也很辛苦,可能最终不会留用。

公募基金:性格要求我不清楚,毕业院校要求高,证书要求一般(买方一般CFA就够了)。工作强度理论不大。

以上的三个岗位对本科院校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具体到SUIBER身上来说,就是即使硕士院校还不错,也有90%以上的概率简历关难以通过,而即使过了简历关,还可能面临着七八道面试/笔试。我当时便经历了包括视频面试、行测、CPA专业知识测试、群面、单面、人才池面试、人力总监面试、小组牵头人面试、英语面试、性格测试和董事长面试等若干程序。

四大:四大的特点之一是很适合年轻人,它的培训机制很扎实,氛围也很注重保护年轻人的本性,这也可能是外资多多少少都有的优点。事实上我觉得这还是很重要的,这使得他在招聘时对员工的性格要求没有很高,他也接受年轻人性格里的那些偶尔的腼腆和不周到。但是,在内资投行之类的地方会更考验情商。这里我也借着这个机会给你们一个建议:真的要思考一下自己的性格适合什么样的环境,适当的压力可以让人变得坚韧成熟,但是如果因过度压力产生心理变态那就大可不必了。至于四大的工作压力,在忙季确实辛苦,碰到糟糕的项目就是苦上加苦,不过一般不至于比投研辛苦。考CPA之前有长假,简直是最适合考CPA的地方。工资相对投行还是较低的,但适合初步的学习和积累。

银行:各大总行都很难进,对毕业院校要求高。分行的一些部门还是很不错的,不过不可一概而论。银行的收入普遍较好,但银行业的压力很多时候不是来自工作强度,而是来自销售指标,销售的压力有时候也是很让人抓狂的,而且这不是熬夜苦干就能解决的,要根据自己的性格做好把握。

咨询:头部三大咨询我觉得不值得考虑,机会过于渺茫。而德勤咨询,埃森哲虽然也不把我们当target school,不过如果名校硕士毕业且有丰富咨询实习的话,我觉得是有一定机会的。四大另外三家的咨询也可以争取,以往有些厉害的学长在本科毕业的时候就拿到了这三家的咨询,但这两年我很少听说这样的案例了。咨询公司的PPT都很厉害,有这方面特长或者兴趣的学弟学妹可以早做打算。


以上就是我对相关行业的一些粗浅了解,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多多包涵。这里再给你们补充一个我的观点:为什么很多一线单位特别重视本科院校?一方面是一些单位很在意这个指标。另一方面是,他们认为本科院校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的聪明程度和快速学习能力,投行之类的岗位很多时候需要你立马学会一样新事物,比如说你明天就要去做一个医药企业的尽调报告,它需要你在今晚就立即弄懂医药行业的主要特点,于是你就得在一夜之间知道什么是“两票制”,什么是“带量采购”,对医药企业的改变是什么,证监会或者药监局的重点关注对象是什么。这中间需要的快速学习能力,有时候是无法从GPA和证书上反应出来的,因为它完全有理由怀疑你是用时间堆出来的GPA和证书,但是你又无法用其他方式在简历上证明你很聪明或者你拥有快速学习能力。

我之所以要补充这个观点,是希望你们可以尽早正视并合理规避这个问题。第一种做法可以是扬长避短,将秋招时候的重心放在那些愿意给我们展示机会的单位,并根据这些单位提前做好相应准备,而不是去豪赌一个很可能会淘汰你简历的企业。第二种做法,是迎难而上去想办法证明自己拥有过人的学习能力,比方说你一年过六门CPA成为“六神”。

总之,应尽快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工作和生活,并根据这个想法决定去工作还是升学,但不管是哪个选择,都一定要对自己有足够的认知,毕竟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最后,我想用毕业典礼时校长的一句话作为我今天的结尾:“我希望你们可以有足够的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足够的胸怀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还要有足够的智慧去区分这两件事情。


Baidu
sogou